(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012 17:34:57)傳統的胸腔手術麻醉方式是插入雙腔氣管內管,達到兩邊肺臟分開通氣的目的,讓一邊的肺部塌陷,方便胸腔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但這過程可能使病人術後喉嚨疼痛、聲音沙啞或喉頭受傷機會增加。為幫助病人有更舒適的手術感受,花蓮慈濟醫院積極推廣「胸腔手術麻醉免插管」,並於十月十二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分享胸腔外科與麻醉科團隊合作,利用精準的麻醉深度及神經阻斷術,讓病人能以自然單肺呼吸且不易嗆咳的方式接受手術。
異物放入喉嚨會引起劇烈的咳嗽反射,因此在傳統的插管麻醉模式中,麻醉科醫師在置放氣管內管後,還需利用強效的止痛劑、肌肉鬆弛劑以及鎮靜劑,以達到適當的麻醉深度,維持手術安全,避免術中病人因咳嗽反射導致手術部位位移。花蓮慈院胸腔外科鍾秉儒醫師表示,藥物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會影響病人術後恢復的情形,而以「麻醉不插管」方式進行胸腔手術,不僅能免除多種麻醉藥物的使用以及侵入性的導管,解決了喉部可能因氣管內管受損以及因插管帶來的併發症的問題,還能減少麻醉時間,提升手術效率。
麻醉部心胸麻醉科主任李佳玲指出,不插管胸腔鏡手術的麻醉方式在臺灣已發展超過十年,且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及不斷改良,目前花蓮慈院麻醉科與胸腔外科鍾秉儒醫師合作,配合額貼麻醉深度監測、疼痛監測,使用標靶輸注全靜脈麻醉,並讓病人在鼻子戴高流量氧氣導管和二氧化碳監測,能夠大大減低術中低血氧與麻醉深度不足造成病人躁動的機會,是相當精準的麻醉方式;不過術前必須經醫師詳細地評估可行性。
林欣榮院長感恩醫療團隊的努力,以先進的器材設備加上專業的人才與技術,使胸腔手術做得又快又準,不僅是追求精準醫療,更為病人的舒適著想,積極跨團隊合作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徐中平副院長表示,如今醫療已來到ERAS(術後加速康復)時代,花蓮慈院以麻醉不插管進行胸腔手術即運用ERAS的概念,期望能推廣應用到更多術式上,在提升手術安全性的同時,也為病人創造更好的結果。
「胸腔鏡手術的發展使傷口由多變少、由大變小,再加上不插管的麻醉技術,手術不僅能做到精準,還可以做得很『精緻』。」鍾秉儒醫師感恩心胸麻醉科團隊合作,也感恩師長胸腔外科張比嵩主任的支持與協助,期望醫療科技的進步及手術技巧的發展,持續帶給病患侵入性更低、更舒適的醫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