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泛太平洋幹細胞與癌症研討會 專家學者雲集分享研究成果

中央社/ 2023.09.16 13:4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16 13:47:28) 「第15屆泛太平洋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15th Pan Pacific Symposium on Stem 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 , PPSSC)」9月16、17日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

「第15屆泛太平洋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15th Pan Pacific Symposium on Stem 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 , PPSSC)」9月16、17日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今年有來自美國、日本等地幹細胞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交流癌症、幹細胞研究現況、轉譯醫學,以及幹細胞及神經退化性疾病基因治療的臨床試驗成果及發展趨勢。

邁入第15屆的泛太平洋國際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今年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吸引了將近200位國內外包含臨床醫師、專家學者、產業界與政府部門相關人士齊聚一堂,針對細胞外囊泡:幹細胞與微環境間的交互作用、神經退化性疾病基因治療的前景、天然物在神經發炎和癌症的分子機制、免疫調節和微生物群落、細胞與生物材料在再生醫學中的互聯與應用、轉譯醫學:實驗室與臨床應用的聯結等主題做深入探討。

首日,邀請曾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山中伸彌( Shinya Yamanaka )所創立的CiRA基金會中的研究開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Shinsuke Yoshida),分享CiRA基金會的臨床服務與挑戰之外,也介紹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的應用,吉田信介表示,自 2015 年首次發布以來,這些 iPSC 已用於10多項臨床試驗,包含巴金森病、老年黃斑部病變、RPE受損疾病、色素性視網膜炎、缺血性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亞急性期脊髓損傷、膝關節軟骨損傷、血小板減少症和卵巢癌症等疾病。

接著是全球醫學界有「神經建造者」與「神經建築師」之譽的,美國紐澤西Rutgers大學教授楊詠威(Dr.Wise Young)帶來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的新治療靶點,並提到近期研究發現鋰結合併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 3- beta (GSL-3β)、雙側頸動脈閉塞後24小時靜脈注射外泌體,加上1小時8%缺氧和1小時再灌注後,可刺激神經再生。

多形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is, GBM)是成人最常見、死亡率最高的大腦惡性腫瘤。此惡性腦瘤擴散程度迅速又難以根除,一旦確診後,通常已是晚期,病人平均存活期往往只有1年左右,5年存活率更只有3.4%。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于山平(Shan-Ping Yu)分享,經過實驗發現ND1 轉化細胞的移植,明顯降低動物體內腫瘤的形成,而此研究提供了膠質母細胞瘤的腫瘤細胞成功重編程和轉化為有絲分裂後神經元譜系細胞的證據,證明使用 ND1 的直接重編程策略,是治療這極其致命癌症的有效方法。

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則是分享急性白血病的無化療治療,並提到「CAR-T免疫細胞療法」結合了「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免疫療法」三大高科技醫療的特性,從病人血液中分離出 T 細胞,透過基因修飾工程,讓T細胞成為能夠辨識癌細胞表面抗原的CAR-T細胞,經過培養與擴增後,再輸回病人體內,這時CAR-T細胞能精準辨識出癌細胞,並啟動免疫機制攻擊並消滅癌細胞。特別的是T細胞回輸到病人體內時是活性的,可持續在體內生長並產生作用,讓急性白血病免化療的夢想可以實現。

為獎勵年輕研究人員,泛太平洋國際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現場頒發「細胞及癌症研究菁英獎」,由吉田信介獲得這項殊榮。同時,也從眾多投稿的研究成果當中,經過專家審查,選出最具影響潛力的年輕學者頒發「國璽獎」,由來自越南的Thuc Anh Nguyen、臺灣廖秀蓉(Liao, Hsiu-Jung)博士獲頒殊榮。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感謝所有專家及學員的蒞臨,互相交流促進幹細胞學及癌症醫學進步,進而帶動亞洲幹細胞再生醫學的發展。同時也分享花蓮慈院除了持續研究傳統中藥材結合植物幹細胞以及基因編輯技術,目前也針對誘導多潛能幹細胞iPSC應用於巴金森氏症、開發藥物傳遞系統等作深入研究,希望透過創新研發找到疾病解決的方法,幫助病人恢復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日本CiRA基金會研究開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Shinsuke Yoshida),分享CiRA基金會的臨床服務與挑戰之外,也介紹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的應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