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紀念泰雅文化堅毅言者黑帶巴彥 縣府將頒贈褒揚狀

中央社/ 2023.09.14 10: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14 10:49:40)新竹縣泰雅族耆老、亦是文化部新竹縣泰雅族無形文化資產Lmuhuw的保存者黑帶巴彥(Hitay Payan)老師,9月8日於家中辭世,享壽74歲。文化部將在17日舉行的告別式頒贈旌揚狀,新竹縣長楊文科也敬悼這位堅毅的泰雅文化言者,將頒贈褒揚狀,感謝其在泰雅族文化研究領域留下珍貴的資料與精神傳承。

文化局表示,黑帶巴彥於1949年出生,為上坪溪流域泰雅族Mspaziq 社群Pskwalan/R’uyan白蘭部落人。15歲時全家隨父親遷至高雄縣那瑪夏鄉開墾,透過祖父及父親的傳授,學習泰雅部落的各種傳統與生活技能,從農地開墾耕種、設陷阱打獵捕魚,到建築織布、工具器物製作等,透過自給自足的泰雅傳統技能學習進而改變了自身思維。

1981年間,黑帶巴彥返回新竹縣五峰鄉工作,期間擔任過卡車司機、伐木工、捆工、挖媒礦工、計程車司機,1990年擔任水泥攪拌車的駕駛工作。在駕駛水泥車排班期間,以畫筆與鉛筆繪下祖父、父親與族裡長老教導過的傳統生活型態;除手繪圖畫,黑帶老師以文字紀錄泰雅文化的傳統與規範,投稿《山海文化》雜誌,自此開啟保存泰雅文化的田野調查與探索紀錄歷程。

1997年黑帶巴彥老師成立「故鄉研究工作室」,同年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擔任短期原住民訪問學人;從未受過專業學術訓練的黑帶巴彥,以自學的方式投入泰雅歷史研究與紀錄。1999年於《新竹文獻》期刊創刊號發表文章、2002年亦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發表其第一部作品《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

2003年黑帶巴彥轉而從事泰雅族語教學,陸續在新竹縣花園國小、竹林分校、五峰國中、竹東上館國小、橫山國小擔任族語教師。在語言文化研究裡,和阿棟優帕司(Atung Yupas)、芭翁都宓、鄭光博紀錄遷徙歷史相關的Lmuhuw 口述傳統以及史詩吟唱研究推動,於2012年經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登錄公告,與Utaw Syat 鍾興定、Payan Lesing 李新光、Yumin Watan 溫俊泉、Atung Yupas 阿棟優帕司等耆老共同列為無形文化資產「泰雅族Lmuhuw 吟唱」之技藝保存者。

文化局表示,黑帶巴彥不遺餘力的推動泰雅文化保存,有感於完整泰雅語言系統建立對泰雅族後代子孫的重要性,除擔任政大原民中心族語維基百科計畫泰雅語召集人,更以泰雅族的「Gaga(規範、習俗、禁忌)」一詞為量尺,以五年的時間梳理其數十年的田野調查、文獻研究及超過手繪六百多幅圖畫,建立完整的泰雅族文化知識體系巨作,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重新編輯出版《泰雅文化新編》。

如黑帶巴彥於書中自序中所述,「我希望將這些經驗帶給所有泰雅族的後代子孫,有助於他們認識、探討自己祖先的生活智慧。」《泰雅文化新編》成為黑帶巴彥一生投注泰雅文化研究的志業成就,更是其遺留給泰雅族及世人的精神不滅象徵。 2013年11月3日苗栗縣泰安鄉天狗部落耆老訪談-右一-鄭光博提供 黑帶巴彥老師-第6次訪談 黑帶巴彥老師-鄭光博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