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主張要把金門打造成「兩岸經貿示範區」,但僅以地理的環境而言,就不可能對台灣本島產生示範的效用。故在他沒說出哪些事項可作為兩岸經貿的「示範」前,這項主張就只像是打上高空的焰火。(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今年是823砲戰65周年,郭台銘和侯友宜在8月23日前夕及當日,紛紛前往金門造勢,連總統蔡英文也到了金門,追思弔祭砲戰中殉難的將士和居民。侯友宜雖是中國國民黨徵召提名的總統參選人,但他除了感謝金門人在823砲戰中,為了中華民國和臺灣而犧牲奉獻外,對於中國國民黨不放棄金門的決心,以及領導軍民奮勇作戰的精神,不意外地並未提及。
此外,侯友宜還提出了與金門有關的「兩岸」政策或政見主張。但以金門的地理位置而言,把主張要在金門推動與大陸交流有關的制度或措施,類比為「兩岸」間的關係,甚至還作為「示範」,就像他一開始把治理新北市比擬為治理中華民國的縮小版,一樣讓人感到不倫不類。
金門距離廈門或中國大陸內陸,不過2公里左右,距離臺灣本島則有277公里。而且,金門位於海峽中線的西邊,臺灣本島在海峽中線的東邊,金門的位置相對於中國大陸而言,根本無所謂存在「海峽兩岸」的關係。
因此,侯友宜主張要把金門打造成「兩岸經貿示範區」,但僅以地理的環境而言,就不可能對台灣本島產生示範的效用。故在他沒說出哪些事項可作為兩岸經貿的「示範」前,這項主張就只像是打上高空的焰火。
同樣地,侯友宜也主張「打造金門成為兩岸客貨樞紐」,雖不知具體內容為何?但卻讓人直覺不切實際。試想,金門距離廈門及內陸不過2公里左右,中國大陸又那麼大,兩岸客貨除極少數量外,並無經由金門中轉的需要及理由,又何來成為「兩岸客貨樞紐」的可能性?更別說以金門島的面積與地勢,具有成為兩岸客貨樞紐的容量與腹地嗎?
再者,侯友宜還主張要推動「金厦和平大橋」公民投票,但這項主張現在就可以著手推動,何須拿來當成競選總統的政見?簡單說,公民投票制度是人民針對政府政策或法律提出創制或複決,也就是包括政府沒做人民想要的政策時,人民就可透過公民投票要求政府必須做。然而,侯友宜若認為該興建「金廈和平大橋」,而且又當選了總統,那就實現政見去做即可,何須先推動公民投票呢?
金門離台灣277公里,現在金門守軍也僅3千人左右,所以興建了金廈和平大橋,並不至於影響臺灣的國防安全。然而,為什麼興建金廈和平大橋成為總統參選人的政見,意味了此項建設要經臺灣本島人民以公民投票決定?這又是侯友宜該進一步說明之處。
此前侯友宜曾表示,他希望台灣經濟穩定,兩岸能沒有戰爭且永續走下去,所以主張未來推動金門作為兩岸經貿示範區。但兩岸沒有戰爭「永續」走下去是指兩岸的現狀關係?甚至包括和平且「互不隸屬的兩國關係」?侯友宜若不表述清楚,他的金門主張就多流於一廂情願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