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一直是全球認定經濟快速增長的機器,但最近幾週,中國經濟急速下降讓各國家領導人和投資者都感到震驚,他們紛紛計劃選邊站,不再指望中國是可以抵擋其他國家經濟疲軟的堡壘。人民幣在上週已跌至16年來的最低水平,香港恆生指數上週五陷入熊市,下跌逾20%。
中國原本預估在新冠疫情解封後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但沒想到經濟消費卻陷入停滯,五大憂患同步齊發,包括地方政府財政危機、銀行危機、房地產危機、出口跟失業危機。
由於缺發刺激內需消費的政策以及疫情也還未完全可放心的狀態,有數家投顧公司將對中國經濟成長預期下修到5%以下。例如瑞銀分析師就公開表示,他們對中國GDP成長預測下修,且隨著房地產市場日漸低迷,加上中央政策支持力道不如預期,因此也導致外部需求再度降低。除此之外,野村證券、摩根史丹利等,也都前後表示跟進這樣的決策。這無疑也打臉了中國主席習近平。
有專家表示,歷史不會重演,這次不像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因為當時的中國有推出了全球性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也是在那時候成為全球第一個擺脫金融危機的國家,雖然這次中國在疫情時代本來也可以再次成為第一,但現實卻不這麼允許,是出現了什麼樣的危機讓中國元氣大傷呢?專家表示原因有三。
資產困境
從今年四月以來,中國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原本年初強勢回歸的狀態逐漸消退,加上本月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資金鏈斷裂及中融信託逾期兌付,無疑是給中國經濟雪上加霜。儘管北京推出了一系列支援措施來重組房產趨勢,但某些大企業也都還在面臨違約的懸崖邊緣,這對北京在化解危機時絕對是個嚴峻的挑戰,房地產的不穩定有可能蔓延到整個廣泛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更對導致非銀行金融機構可能面臨流動性問題。
地方政府債務
另一個主要擔憂的是地方政府債務飆升,因為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房產收入大幅下降,加上先前執行封空期間所累積下來的成本也都還沒來得及消化,在雙重壓力之下,地方政府面臨的不僅是嚴重的財政壓力,也給地方銀行帶來巨大風險。雖然北京政府已推出了一系列維穩經濟措施,包括降息和幫助房地產市場復甦等措施。但其力道還是不足以應付負債過多的中國。
事實上,2008那時候中國可以快速振作,是因為政府規劃了5860億美元的財務政策,但其實這種以政府主導的基礎建設已經累積龐大的信貸擴張和地方政府的負債,這次又再次面臨經濟危機時,已經是到了無法喘息的狀態。因此,近日中國將大動作的先止血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是他們首要目標。
生育率下降
此外,中國還面臨了一項長期性的挑戰,就是人口危機和美國、歐洲等主要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根據最新數據,中國的生育率從兩年前的1.30降至去年的1.09,創60年來的歷史新低。代表中國的生育率已低於長其以老年化社會聞名的日本。中國人口老年化,對經濟成長是溫水煮青蛙,其風險的嚴重性也不容忽視。因為這不僅會影響整體勞動力生產下降,進而影響中國儲蓄利率上升及投資力下降的狀況;從長遠來看也會影響房市,因為住房需求恐會下降。另外在醫療方面的支出也會有龐大政財政赤字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