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創刊二十五週年,作為台灣深度報導專題的雜誌,為了讓讀者更深入認識照片的故事,特別在「Gallery101」以及「植境複合式概念館」舉辦「經典The One」攝影展,以及在「靜思書軒植境店」展出「照見想想」攝影展,還有五場「經典大講堂」講座。
第三場講座由副總編輯潘美玲主講「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有感台灣人普遍具有環保意識,但對森林與樹木的認識相對較少,於是出版《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書籍,採訪上百位專家,用圖像與文字集結十六個篇章,帶領讀者深刻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並可以如何去做森林開發與保育,才能人樹和諧、共存共榮。
為了製作種子專題,潘美玲第一次去到位於「風頭水尾」的雲林縣四湖海岸植物園,採訪前先諮詢過林試所前植物園組組長的董景生,得知這裡非常遙遠,潘美玲當下就覺得其他人不想去的地方自己就愈是想去。實地走訪四湖海岸植物園的海岸保安林,潘美玲形容走出樹林會發現海浪的聲音很大,但在植物園裡卻很安靜,她也認識到不是所有種子都可以在這麼多鹽分的地方生存,像是瓊崖海棠、林投、海檬果等植物有「特異功能」就很適合作為海岸防風林。
潘美玲用「接生婆」形容這些「攀樹採種人」,他們將種子接住再去播種,幫大地接生樹木。經典團隊在採訪時發現採種人卻是個寂寞的行業,過去在經濟造林時期,台灣需要大量採種,林試所也會負責幫林務局蒐集種子,但因為台灣曾經面臨大伐木時代,大家對於伐木抱著負面的看法,所以台灣也很久沒做經濟造林,則是愈來愈多的生態造林。採種人漸漸沒落的同時,台灣仍需要森林復育、綠化等。
書中的照片某些部分是由受訪者提供,畢竟攝影師沒有受過專業攀樹訓練,有相對的危險性。為了取得精彩的照片大家也無所不用其極,潘美玲分享書中有張照片就是用其中一位採種人用高枝剪採種,攝影師將相機交給另一位攀樹人,利用手機連動的機制,在樹下接收照片。
相較過去,採種現在已經有攀繩、拋繩、攀樹等技術,在休閒遊樂看似很有趣的項目,吸引不少年輕人來承接這個採種技術。但過去還沒有拋繩技術與設備,攀樹採種人用傳統方式踩著攀木釘往上爬,同時也引來現代人批評傷害樹木,畢竟釘子釘太深會傷害樹木,但太淺則傷及攀樹採種人的安危,所以過去他們的薪水偏高,卻也是拿命來換取。潘美玲分享,林業公司負責人林承彥承接父親的事業,買了空拍機和拋繩,父親可能會覺得兒子在玩,但其實是可以用空拍機飛上去看結實的狀況,畢竟這些樹木相當高,若還沒遇上結實容易就會白跑一趟。
台灣一年需要六百萬立方公尺的木材需求,木材自給率卻低於百分之一,多數木材從東南亞與美洲進口,進口木材的同時則要對各方面有理解,例如木材進口雖是合法進口,但背後也會有違反土地倫理與勞動權益的問題,而支持國產材卻也會遇上量少價格高的問題。潘美玲提到,要站在支持國產材的立場,可以透過慢慢去詢問,用小量去訂製的方式來支持,林務局也另有制定綠色採購的機制,公務機關建設工程有一定比例要用國產材。
然而林業的經營不是只有伐木,還要兼顧自然保育,正當的經營人工林,絕對不碰原始林。潘美玲也透過訪問認識到現代的「伐木人」並不是大眾眼中的環保惡人,現在的伐木是取用人工林的木材不是原始林,伐木後也要種下樹苗植林。
森林作為陸域上最大的生態系,台灣的六成國土也被森林覆蓋,但大家卻對森林相當陌生,潘美玲認為現代人對大自然如此疏離,與全台灣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百分之十三的城市有關,城市沒有自然,對自然就會陌生。人們從大自然走出去,卻又在都市裡懷念自然,所以大家會家裡放盆栽。也分享一個新竹豪宅的例子,屋主在陽台弄了一個生態宅,他在陽台種樹,也有同時兼顧選擇的樹種安全,像是:確定樹種的最高高度或是強風會不會吹不倒等問題,也讓人重視到綠化背後要有一些專業知識。
在森林資源方面,現代社會也善用「林下經濟」以及「森林療癒」,像是林下經濟用疏伐下來的段木來種香菇,在屏東牡丹鄉也以林下養蜂用森林較少農藥的方式,讓人吃到多樣化的蜂蜜,同時也做到離地栽培,不破壞土地並做到水土保持。除了森林遊樂區,森林療癒則讓人走進入森林享受清新空氣,是綠色的健身房還可以做綠色的長照,像是讓年紀大的人到森林裡面去,大自然也能撫慰他們的身心靈。
「經典大講堂」還有兩場講座,「如何用影像說『經典』故事」在八月二十三日於信義誠品三樓,以及「《照見想想》植境分享會」八月二十五日於植境複合式概念館舉行,敬邀喜歡聽故事以及對影像拍攝有熱情的讀者踴躍報名。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