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高市客委會於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展出 美濃野蓮變成綠金成亮點

大成報/ 2023.08.21 15:16
新聞圖片

圖/美濃野蓮產量占台灣80%,為客家產業文化地景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於8月11日在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辦理「原客快閃不插電合唱」,開箱高雄展區後,已吸引萬人至展區觀展,其中展區內的農學實驗,因為模擬野蓮的生長環境,吸引許多大小朋友駐足觀賞。


早年農村社會物資匱乏,夏季蔬菜短缺時,居民採食野菜,野菜成為上天給予農民的另類食物,客庄的採集文化由此而生。美濃農民鍾華振先生,最早發現生長在美濃湖裡的野菜可以食用,因為是野生的,長在水裡且葉子貌似蓮花,而後由美濃農會正名為「野蓮」。1975年,鍾華振先生開始嘗試人工種植,並從粄條店開始推展,近年來更搖身一變成為名聞遐邇的客家名菜。如今美濃野蓮產量占台灣的80%以上,年產值達4.5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野蓮王國」。美濃一年四季都可見農民泡在池裡彎腰採收、甩洗野蓮,日日辛勞將野蓮從在地野菜變成綠金,堅毅韌性的客家精神映照在蓮田中,已然是客家具代表性的產業文化地景。




野蓮箱旁邊還有一隻可愛的水雉公仔,也引起小朋友們的好奇心,美濃人稱水雉為「野蓮鳥」,主要是因為渡冬的水雉都會飛去野蓮田覓食。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表示,「原客快閃不插電合唱」透過農學實驗,期待能夠讓大小朋友們認識野蓮的種植環境,並深入了解美濃野蓮的產業文化,展現台灣客家的精神。(圖/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