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817 09:48:16)新竹縣長楊文科榮獲由台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財訊》雙週刊等共同辦理的「2023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智慧治理獎,他感謝主辦單位的肯定,同時強調,除了繼續推動新竹縣智慧城市的各項施政之外,還要持續建置公共充電樁,讓電動車普及化,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針對如何推動新竹縣成為智慧城市,楊文科指出,縣府邀學者專家在去年成立「智慧城市諮詢委員會」,並成立「智慧交通、智慧產業、智慧教育及文化、智慧醫療照護、智慧治理」等5個跨局處室工作小組,推動新竹縣智慧城市各項政策。
例如在產業發展方面,縣府在AI智慧園區規劃創新育成與智慧研發空間,透過產、官、學、研合作,加速科技產業創新,並培育青年AI人才、提供營運管理、資金協尋等專業諮詢,吸引AI研發業者進駐。縣府也成立青創基地,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培育計畫,以智慧聯網(AIoT)為主題,連結生醫、電子、製造、玻璃、半導體等領域6家企業及多方資源。
在抒解交通壅塞上,透過「智慧交通燈號控制系統」與新竹市政府合作,舒緩經國大橋(自強南、北路)往返竹科交通壅塞問題,竹北往返竹科上下班時間,可以節省約15分鐘,目前也規劃擴大至竹北交流道周邊區域道路。
在智慧教育方面,全縣國中、小學校園均建置「智慧網路」與「智慧教室」,改善學校網路設備環境,也打造AI機器人「凱比同學」推動數位教學,自建「米立雲」數位教學及新竹縣智慧校園APP「School+」等服務。竹縣的公幼、學前特教班、國小資源班,都有AI 機器人相伴學習,目前全縣已有6000多名學子受惠。
楊文科提到,新竹縣順應國際「2050淨零排放」趨勢,為了建構具韌性的智慧城市,做了許多努力,包括鼓勵產業節能、穩定產業用水、打造人本永續智慧綠運輸、生態綠化、空污防制、紮根防災教育、水質自動監測、高效能垃圾熱處理等等,在許多縣政推動上,他要求各單位必須思考科技及大數據資料,強化城市環境韌性,建構智慧數位政府。
例如規劃AI智慧園區時,就在園區北側設置約2公頃的「竹北市第一座共融式滯洪公園」,導入高科技「水質、水位監測系統」,偵測水位高度及面積,經由高效能AI智慧分析出現場環境的水位高度,自動將水位監測資訊傳送至物聯網系統,提供給管理單位防災警服務等應用分析。現場也設置水位高度偵測網路型擴音器,會以語音方式,即時警告現場民眾預防危險。
此外,目前已提供民眾智慧AI稅務客服、智慧福利服務躍升平台、政府資料開放專區、雲端聯合服務中心等服務。近年導入數位發展部MyData平臺,民眾只要線上身分驗證與自主同意,就可透過MyData取得存在各機關裡的個人化資料,讓服務申辦更快速、民眾免於奔波之苦,減少申請紙本證明文件的等候時間。
楊文科也強調,在解決交通壅塞上,新竹縣推動YouBike 2.0與高鐵自駕接駁運行實驗計畫、導入大數據分析人車流量和AI智慧號誌系統、新闢市區公車路線及提升運量、規劃大眾捷運系統、發展電動運具基礎建設、推動老舊車輛汰舊補助等,打造「人本永續智慧綠運輸」,具體要以「新竹縣大眾捷運系統」為骨幹,串聯公車系統及Youbike 2.0,再搭配桃竹竹苗生活圈通勤月票TPASS搭乘優惠,吸引民眾使用公共運輸,降低空污及碳排。
此外,截至今年6月底,新竹縣電動車登記量達到2239輛,為非六都縣市第一名,因此縣府將積極建置公共充電樁,協助電動車普及化。目前已在縣治區建置智慧停車示範區,今年7月也要以總經費6522萬元,要建置220槍公共充電樁,以追求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