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家嘯 報導
國內產險業逐漸擺脫防疫保單陰霾。根據保發中心最新統計,產險今(2023)年上半年總資產4,700多億元,淨值達1,160億元,上半年稅前盈餘36億元,各產險公司7月獲利都持續上升中,整體業界獲益可望連續3個月翻紅。此外,業者推廣346萬張住宅火險保單電子化,縮短相關作業時間及減少錯誤。
從資料顯示,產險業今年上半年保費收入約1,200多億元,年成長率在8%以上,自留保費近880億元,自留保費成長率約3%多,明顯朝正向發展,尤其總資產達到4,700多億元,已慢慢恢復到去(2022)年疫情前最高水位。
事實上,今年4月時國內整體產險業累計稅後虧損約1.1億元,已近損益兩平,至5月底轉正,累計稅後盈餘達18億元,6月繼續改善,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來到36億元。由於7月五大產險公司單月損益全數為正報酬,預估整體產業獲利還能再向前挺進。
此外,金管會近年逐步推動保單電子化,保發中心統計,產險業每年約有5,600多萬件簽單,2021年電子保單約有880萬件,2022年電子保單有1,290萬件,今年上半年約650萬件,有望突破去年件數,占比約23%,相當於每4張保單有1張是電子保單。其中,去年車險投保件數接近1,300萬件,電子保單約650萬件,占比約5成。
產險公會提到,接下來將力拼346萬張住宅火險保單電子化,依時程規畫,預計今年底前可完成7家先導銀行與16產險公司端的「資訊流」系統測試,以及提供銀行住宅火險保單資訊的「查詢平台」。
截至今年上半年,住宅地震保險有效保單數為346萬張,平均投保率37.5%,其中近9成來自銀行押貸業務,耗費大量的保單用紙及印刷油墨,但消費者每年收到的住宅保單只有保險期間不一樣;而銀行在意的只是擔保品能否得到保障,而非保險單形式。
產險公會強調,未來對於住宅火險銀行押貸業務能以數位對接,同時提供承保清冊電子檔予押貸銀行,以取代原紙本保險單,使押貸銀行可快速確認擔保品是否獲得保險保障,也能規畫以程式將承保清冊電子檔資訊,拋轉至擔保品相關系統加以運用,大幅降低人工介入,節省工時及避免人為錯誤。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