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III Plus系列活動-資策會倡議數位信任治理 發布「生成式AI導入指引-企業應具備的AI素養」

中央社/ 2023.08.02 10:4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802 10:42:43)數位科技的時代,不論是生成式AI、個人資料,甚至是各種公開資訊,讓彼此的數位足跡、互動日漸頻繁,如何在數位發展及應用的同時,兼顧數位環境的安全,是全球最關注的議題之一。為此,資策會8月1日以「數位信任治理生態」為題,揭開「III Plus」系列活動的序幕,邀請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等各界專家領袖,針對數位科技時代的互動關係建立、社會規範調適與企業治理因應等議題,探討信任在數位化社會中的意義。活動現場同步展示資策會三大類AI研發成果(詳細內容敬請參考附件),並發佈「生成式AI導入指引-企業應具備的AI素養」手冊(請至官網下載:https://www.iii.org.tw/Publish/DownloadPages.aspx?fm_sqno=42&dp_bookClass_All=2,4),提供各界在開發與使用生成式AI能有依循規範。

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致詞時表示,2年前資策會的智庫團隊在分析國際趨勢時就指出,幾年之後每一個企業都是數位產業,而資策會最重要的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在嘗試協助臺灣的中小企業能夠做得一天比一天更好。今年是資策會第44週年,藉由這場論壇,倡議數位科技產業的資訊安全、透明性,與社會倫理的轉變,都是需要開始思考的方向,更呼應了資策會擔任引水人的角色,呼籲各界共創數位生態系。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亦出席支持此活動,並分享全球及臺灣都將數位經濟、數位產業視為下世代產業的火車頭,臺灣應站在硬體巨人的肩膀上,加速軟體產業的發展。鄭副院長指出,在2020年左右陸續展開數位化建設,也在接下來的10年數位建設提出新的方向,這也代表數位活力變成是未來競爭力非常大的挑戰。

鄭副院長也在演講中提及AI的基本法,該草案將同時聚焦於AI技術發展、AI倫理規範及資安風險等議題,也希望資策會的此場論壇以及之後的積極推動能夠為往後的2030年打下更好的基礎,推動產業社會的數位轉型,建構更包容、開放與安全的數位國家,向全球展現臺灣價值。

數位發展的雙面刃 從信任著手共創多贏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在座談引言中表示,根據研調機構提出關於數位信任指數的調查,數位信任度每增加5%,人均GDP平均增加3,000美元,可見數位信任將為全球社會和經濟帶來價值,也是通往數位轉型的重要基礎。

然而,建立數位信任需兼顧傳輸安全、資料品質、風險管理、治理機制等四大要件,這也是資策會近年來訂立的四大主軸任務,包含擔任智庫角色,提供價值倡議、前瞻研發網絡,發展宏觀軟體技術、提供場域實證,推動數位轉型,發展信任治理,完善資訊安全。卓政宏認為,資策會在協助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必須先自我完備,才有能力攜手產業、共創多贏。

數位信任 引領前行 在《數位信任 治理生態》論壇展開的兩場交流座談,由資策會兩位副執行長蕭博仁及楊仁達主持,分別從「建構安全、合規、友善的數位基礎環境」與「打造可靠、負責、信任的數位產業生態」深入探討該如何完備法制以對應AI所帶來的衝擊,及瞭解與AI化敵為友的可能性,讓數位信任協助帶領整體數位生態系向前行。

此次論壇為各界人士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數位信任治理生態的平台,與會者一致認為,信任是推動數位化社會發展的基石,臺灣社會擁有前瞻包容的基礎環境、創新靈活的人才、強大健全的供應鏈,這將為臺灣的數位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持,讓臺灣在國際舞台上展現獨特的價值。

此外,資策會更特別安排「2022虛擬人黑客松創作大賽」最佳應用奬得奬者-虛擬網紅VTuber小空搭配現場主持人,以虛實整合的方式為活動開場。並展示了由啟雲科技提供的「PICBOT-AR智慧拍照機器人」,此項服務係透過AI賦能之3D/AR技術、數位內容及AIoT軟硬體應用整合服務,為100%臺灣設計、研發之拍照互動機台第一品牌,目前已導入全臺灣各大知名場域園區等,皆獲得熱烈回響。資策會特別強調 虛擬網紅VTuber和PICBOT-AR智慧拍照機器人,都是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支持下的成果,資策會落實以第三方角色整合業界資源、人才與技術,提供實證及服務建議等顧問協助,企盼能與業界攜手開拓更多商機。

講座交流摘要 《數位信任治理生態》論壇講座交流

以信任為根基 打造數位基礎環境及技術應用新境界 資策會自2021年起即陸續倡議「社會數位轉型」、「資料治理」,與「數位信任治理生態」等議題,期望能建構包容、開放與安全的數位社會。今(2023)年為引領更多企業組織關注,資策會結合產、政、學、研各界觀點,邀請開放文化基金會法制顧問林誠夏、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臺科大電資學院副院長鄧惟中、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沈柏延、台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副總召集人許永真、清華大學電資學院副院長賴尚宏等六位重要嘉賓,在資策會蕭博仁、楊仁達兩位副執行長主持下,針對「建構安全、合規、友善的數位基礎環境」與「打造可靠、負責、信任的數位產業生態」兩大議題深入對談。

建構安全、合規、友善的數位基礎環境 用信任學習與新科技共處 資策會副執行長蕭博仁指出,數位轉型及應用AI在法律規範、企業治理、風險管理等面向的挑戰,需要政府、企業、民眾共同面對,也是各界在推動科技發展與應用時要考量的議題。我們從法制、技術、人才、治理等面向,看到以互信為基礎建構的社會,對於臺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蕭博仁強調,臺灣其實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優勢,可以為我們在新科技洪流中創造新的機會,這和臺灣社會擁有良善的法治環境、優秀的人才根基、靈活包容的社會價值有很大的關係。此外,後疫情時代,工作型態的轉變,對於人才流動與能力的養成方式也產生了變化,除了鼓勵年輕世代持續勇於嘗試,我們也應該打造安全友善、適性適所的環境給下一代。

首場論壇「引導.引玉:建構安全、合規、友善的數位基礎環境」,探討數位信任治理生態的環境建構議題。林誠夏顧問認為,臺灣近年在開放運動,不論是開放資料、開源軟體、創用CC等頗有斬獲,數位發展部也積極修正「資料集詮釋資料標準規範」及開放「高應用價值資料」等,推動相關事務,希望我國整體數位轉型更加友善。從開放運動的角度來看,要讓數位轉型更加順遂、AI訓練及運用更加「健全友善、無偏見」,在法制層面上,應該意識到AI產出是否合適以著作權等的鄰接權保護的規範課題。

AI對每個年齡、世代的衝擊不同,未來可能是結構的改變,侯宜秀秘書長特別提到,某些工作消失,產生了新工作型態電腦化的過程,取而代之的是新創公司、自由工作者出現。此外,AI對不同年齡層也產生不同的衝擊,這當中包括移民者與AI原生世代、學習成本不同,對不同地區的衝擊也有所差異,包含職業類型、成本、監管法規與文化差異、AI技術導入程度不同,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面向。

鄧惟中院長表示,預期在未來的五年內,會有更多AI技術邁向成熟的產品化應用,十年內AI改變的面相將主要集中在產業面,但在更遠的未來,通用型AI的發展才是AI將如何改變整體人類社會運作方式的關鍵,其影響力或可與當初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問世相比擬,屆時會對人類社會產生何種程度的衝擊,將會是需要提早因應與審慎評估的關鍵。

與AI化敵為友 打造可靠、負責、信任的數位產業生態 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認為,面對世界快速轉變,跨領域合作的科技新創與數位轉型,是未來產業成長的關鍵動能。資策會深耕軟體服務業多年,以第三方機構的角色,偕同產官學研各界與供需雙方,以技術研發為本,產業服務為體,打造不同領域之生態系。楊仁達強調,在促成生態系形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到,單靠資策會居中協調牽線,是不夠的。期間需要供給方有能力提供可靠負責的產品與服務、需求方有意願建立互信與共創共享的場域,才有機會形成良善的生態系統,協助臺灣與國際鏈結。

第二場論壇為「引領.引路:打造可靠、負責、信任的數位產業生態」,探討產學研各界在AI人工智慧時代面臨的研發與應用議題。沈柏延理事長表示,生成式AI拉近每個人跟知識的距離,但伴隨而來的資訊正確與否的問題也值得關注,如何讓AI成為助力,包含建構以人為本的可信任AI治理體制、透過API共創模式以快速形成AI服務生態系、促進多元領域應用,讓「AI+N」是產業創新的必要工作、促進軟硬體整合應用、培育跨領域AI人才等,都是下一步需要關注的議題。

許永真副總召集人表示,AI應是人類的助力,能夠縮短高重複性勞務時間並降低錯誤率,是協助人類解決複雜問題的一項技術。我們不需要害怕機器取代人類,而是學習與機器合作,成為懂得善用AI的人才。未來政府將打造以人為本的AI,發展可信任的生成式AI引擎,在科研技術、人才、治理面向接軌國際規範與價值觀,建立跨部會合作平台並介接專業社群,共同擴大臺灣AI國際影響力。

賴尚宏副院長則指出AI運用牽涉的科技倫理,該如何制定適當的法律來規範AI發展與使用,是個極為重要的課題。賴尚宏認為接下來應集思廣益,制定完善的法律與倫理規範,以導引人工智慧技術往正確且健全的方向發展。在場與會者一致認為,臺灣具備共創數位產業生態系的能力和機會,以及人才跨域合作的多贏關鍵。

資策會8月1日舉辦「數位信任治理生態」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嘉賓共同探討數位信任議題,圖為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排左5)、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前排左4)、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前排右5)與公協會及各界貴賓合影。

8月1日「數位信任治理生態」論壇中,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右1)蒞臨體驗資策會展示之技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