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班族每天工作壓力大,不只三餐不定時,還要參加應酬餐敘。長期飲食不健康之下,可能就會得到膽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膽囊炎顧名思義,就是因為膽囊發炎導致的疾病,很多患者常在吃完一頓油膩的大餐後,突然覺得肚子痛,但以為是消化不良或吃壞肚子而不以為意,一直到症狀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發燒、畏寒、嘔吐後才去看醫生,而被診斷出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雖然聽起來很陌生,但對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又不健康的上班族來說,是很可能會得到的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急性膽囊炎吧!
膽囊是什麼?
要了解急性膽囊炎之前,我們要先來認識什麼是「膽囊」。膽囊是一個位於肝臟後方的梨狀囊袋構造。肝臟每天分泌500到1000毫升的膽汁,會經由肝內膽管貯存在膽囊。膽囊會依飲食中的食物種類,適當分泌膽汁來幫助腸胃道吸收,同時調節腸道酸鹼值,活化消化酵素。特別是,膽汁可以乳化食物中的脂肪,幫助消化。
急性膽囊炎發生的原因
急性膽囊炎90%是膽結石造成。膽結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膽汁組成比例改變所導致。若膽汁中膽鹽、卵磷脂和膽固醇三者之間的比例改變,例如膽固醇過飽和使膽汁無法有效溶解過多的膽固醇,就容易形成膽固醇結晶,進而演變成結石。
如果膽結石塞住膽囊出口或膽管,讓膽汁不能流入腸道累積在膽囊內,刺激膽囊壁,就會導致急性膽囊炎。
其他少數造成急性膽囊炎原因可能來自手術後進食過久、感染、腫瘤等。
急性膽囊炎的高危險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膽結石生成與患者活動力、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其中女性較男性多,比例約為2:1,好發在40歲以後。高危險族群包括:
- 家族遺傳
- 肥胖
- 常吃高脂、高熱量食物
- 糖尿病患
此外,隨著年紀增長,膽固醇增加、膽酸減少,罹患急性膽囊炎的風險也會增加。所幸多數膽結石病人沒有症狀,只要定期追蹤觀察即可。
常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的人,是急性膽囊炎的高危險族群。
急性膽囊炎的症狀
急性膽囊炎常見的症狀包括:
- 右上腹疼痛(膽絞痛)
- 胸悶
- 噁心
- 嘔吐
- 發燒
蕭奕宗說,約有2至4成會出現典型症狀膽絞痛,疼痛位置在右上腹,通常發生於進食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後,持續疼痛約5、6小時。因右上腹還有其他器官,須與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炎等疾病做鑑別診斷。如果膽結石超過2公分、膽囊瘜肉超過1公分,建議膽囊要切除。
【延伸閱讀】「膽囊炎」嚴重會引發敗血症死亡!醫師:吃完大餐觀察有無這6種症狀
急性膽囊炎的檢查
膽囊炎的診斷方式包括「觸診」、「血液檢查」、「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
一、觸診:右上腹有壓痛或反彈痛的現象。
二、血液檢查:白血球及肝功能指數升高。
三、腹部超音波:可見膽囊發炎脹大,膽囊壁增厚。
四、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膽囊增大,均勻增厚,有時可直接看到膽囊結石。
急性膽囊炎的手術
急性膽囊炎的手術有「腹腔鏡手術」、「傳統剖腹手術」兩種,都是用來切除膽囊。
一、腹腔鏡手術:傷口小、住院天數短,適合在非急性、無沾黏狀況下採行此手術。醫師會建議在發作3天內,至外科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二、傳統剖腹手術:傷口較大、術後疼痛感也較劇烈,適用於發炎與沾黏嚴重的情況。
急性膽囊炎的飲食禁忌
蕭奕宗說,在切除膽囊後,飲食以清淡、低脂、高纖為原則,否則食物油膩時容易拉肚子,易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
在飲食上,對急性膽囊炎患者的建議如下:
一、少量多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二、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
三、避免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包括肥肉及動物的皮。
四、多用清蒸、清燉、水煮等不必加油的烹調方式。
五、烹調用油建議使用植物油。
膽囊炎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壞死性膽囊炎和膽囊破裂。在嚴重但少見的狀況,膽囊破裂後滲入腹腔,可能會造成致死率高的腹膜炎,不可不慎。但最好的方式還是從預防做起,所以飲食習慣還是清淡一點比較好。
【延伸閱讀】吃完油膩的東西會上腹痛?外科醫師告訴你:「膽囊炎」與「膽結石」的差異與治療
參考資料
三軍總醫院
台大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責任編輯:劉芮菁
核稿編輯:呂宇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