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三級保育類黃喉貂 現蹤池上友善環境農田

客家電視台/陳君明 臺東池上 2023.07.03 12:18
三級保育類動物黃喉貂,主要分布在海拔約300至3900公尺原始森林,但有生態工作者以紅外線照相機記錄到,在池上友善稻田出現黃喉貂的身影,農民首次看到黃喉貂非常開心,也希望黃喉貂家族能常常來田區。 從攝影機畫面可以看到,毛色金黃可愛的黃喉貂出現在水稻田,原本應該出現在海拔300公尺以上樹林裡,三級保育類的黃喉貂,卻出現在低海拔的池上萬朝地區友善稻田裡,農民感到興奮不已。 池上農民 吳家恩:「第一次看到黃喉貂,就覺得唉唷,好奇怪是什麼東西,就和平共存就好,也歡迎牠們帶家(人),兄弟姊妹。」 生態工作者 林耿弘:「在低海拔發現黃喉貂,是因在低海拔發現黃喉貂,有可能是因為氣候,或者是食物的異常導致的結果,但是因為目前累積的數據還不夠多,所以還沒辦法有效判斷,到底為什麼黃喉貂會跑到田區。」 為了協助有意轉型,友善生態耕種的農民,生態工作者,就與池上及鸞山的5位農民合作,在田區、果園架設紅外線照相機,觀察田區生態,2年來已累積3千多筆資料,其中就有包括黃喉貂、食蟹獴、穿山甲等700多筆珍稀保育類動物的紀錄。 生態工作者 林耿弘:「這些物種資料,可以在未來投入保育,或者是一些友善,或者是有機專區的劃設的時候,可以列為生態的基礎依據。」 生態工作者也強調,由於部分野生動物,對於農作物生產多少有負面影響,要讓農民持續友善生態種植,就需要更多消費者給予支持,才能讓農業與生態更永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