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引起許多兒科醫師的關注,甚至使部分病童需要肝臟移植,世界各國常見的肝炎以 A、B、C、D、E 型肝炎為多,在台灣,第一線的檢驗項目通常包括 A、B、C 型肝炎。這些傳統已知的病毒性肝炎有些可能造成急性肝炎,有些則是慢性肝炎,只是急性與慢性究竟差別在哪裡?又該如何照顧及注意飲食呢?
急性肝炎多伴隨病毒感染
一般來說,急性肝炎與慢性肝炎的差別在於「病程」不同,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消化科主治醫師陳慧玲教授指出,大多數急性肝炎是伴隨感染而來,除了 A、B 型病毒性肝炎外,如流感病毒、EB 病毒、巨細胞病毒、甚至新冠病毒等,可能使肝功能指數(GOT、GPT)在短時間高於正常值 5 至 10 倍以上。
陳慧玲教授補充,急性肝炎的病患過去常沒有其他肝臟病史,是因為一次性的急性感染造成肝功能上升。不過隨著身體免疫力作用,病毒被消滅,肝指數也會慢慢回復正常。
急性肝炎最嚴重的狀況為急性肝衰竭,包括肝腦病變,如何判斷?陳慧玲教授說明,黃疸與發燒是兩個重要指標,可能伴隨茶色尿、大便顏色變淡,家長在觀察時,可以觀察孩子排泄、精神及食慾等狀況,因為可能也會伴隨食慾不振、精神不濟等症狀。另外,由於肝臟負責製造凝血因子,因此臨床上除了觀察病患的肝功能指數,也會觀察凝血功能。
慢性肝炎不易觀察,需長期追蹤
若肝指數異常,且超過 6 個月以上,代表可能發展為慢性肝炎,又或者肝指數正常,但肝切片卻呈現持續發炎或纖維化現象,雖然在身體主觀上是無症狀,卻還是可能走向肝硬化、肝癌。陳慧玲教授表示,有一些病毒性肝炎例如 B 肝,即便病毒量高,但只要身體的免疫系統沒有啟動,在慢性肝炎的病史中,也可能無任何徵兆。
慢性肝炎為何危險?因為如果還有殘存的病毒,或病毒的 DNA 模組寄居在肝臟細胞內,就會造成不定時的慢性發炎,它不是不會發作,而是等待時機再次發作。不過陳慧玲教授指出,慢性感染者的急性發作,跟一般的急性肝炎表現不同,慢性肝炎病患的肝功能指數可能總是高高低低,時好時壞,因此更需要定期、且長期的追蹤。
肝炎也可以在家照護,家長只要記住 3 件事
無論是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除非病況太嚴重需要住院進一步治療,一般來說基本上都可以在家由家長照顧,只要定時追蹤,與父母和照顧者敏銳觀察就沒問題,原則上注意 3 件事即可:
食慾與活動力
通常要注意孩子的進食及睡眠狀況,觀察食慾與平常相比是否有減少或改變,睡醒後活動力是否跟平常一樣,能與人互動及玩耍。家長不用擔心無法判斷,「因為照顧者每天與孩子相處,會很容易發現他們的變化。」
多關注排泄物、臉色狀態
以排便來說,注意是否出現白色糞便;尿液是否呈現茶色。陳慧玲教授強調,一般人不常觀察自己的排泄物,但其實人體的排泄物通常會反應身體是否出現異常,更該好好觀察,才能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除了人體排泄物外,也可從眼白與皮膚顏色上發現是否有異常情形。
注意均衡飲食、體重變化
通常需要嚴格注意飲食控制的病患,可能已經出現肝硬化或是肝衰竭等較嚴重病況而需進一步控制飲食,若沒有其他因素限制,建議健康均衡飲食即可,避免攝取額外的添加物或含防腐劑、熱量過高過低的食物。
但陳慧玲教授強調,均衡的意義在於,即便是糖類或脂肪,孩子都需要均衡攝取,不用因為懼怕這些成分就完全避開,反而讓孩童偏頗飲食,大原則是用新鮮食材簡單烹調,以原型食物為主。另外別認為特定成分好,就只準備相關的食物,可能對身體健康反而造成反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身高體重,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都會隨著時間增加,因此若生長指標停滯,甚至體重長期下降,都需要特別注意。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兒童肝炎/台灣更常見 B 型肝炎!寶寶可能一出生就是帶原者?醫點名:高病毒量孕婦需吃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