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台灣老屋多,都更、危老重建成為趨勢,不少人特地尋找老物件,想試著搭上熱潮,看是否能增加房屋價值,不過專家表示,現在大環境困難,危老建案更是難以推動。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 A你的Q》中表示,最近在看台北老公寓,想買來收租順便等都更,但心中一直有疑問,若這些動輒40、50年的老房,就算出租了10多年還是遲遲等不到都更,最後的結果會如何?
許多網友紛紛湧入留言,認為原PO夢想得太美,「都更也要有建商願意接收,沒有利潤,建商不會做」、「比誰的壽命長,看誰撐得久,不然就是撐到房子倒」、「除了承擔舊公寓的維修成本外,可能包括漏水造成樓下損失賠償,賺的租金不一定夠花費那些」、「都更難啊,總是有貪得無饜的釘子戶,高比例的同意數,讓那些釘子戶囂張跋扈,少數綁架多數,加上政府審核緩慢,要等都更可能地震變危樓比較快」。
也有主委跳出來表示,他們大樓都更談了多年還是未果,「一看就知道是沒親眼見證人性各種貪婪面依舊懷抱夢想的,大樓都更整整談十多年還失敗的管委會主管告訴你,房子若不是老到變危樓政府都不會干預,而政府不干預的結果就是都更幾乎談不成(戶數越多成功率越低),都更率有多慘網上都查的到」。
如今物料與人力成本大幅增加,更加深都更危老困境,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表示,以台北市為例,危老都更建案實際動工比例,不到核定數量的4成,背後代表的警訊就是「台北市的危老建案幾乎都難以為繼」。
胡偉良指出,主因是從事危老改建的建商大半規模較小,甚至是臨時性的烏合之衆組合,廠商資金能力較弱,也因為興建成本大漲,許多建商只好私下將整合好的案子盤給大建商,但如果是小基地案,為了給合建地主較好條件的情況下,對大建商來說反而划不來,可能就沒建商願意承接。
加上危老改建審核時間太長,在台北市,大多很難在18個月取得建照,面對央行規定購地後18個月內要開工,否則要降低貸款成數,建商往往面臨市場資金緊縮,造成危老建案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