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萬大線施工過程挖出的驚喜,像是位於南海路上的植物園站,施工過程中意外挖掘出,5千年前的史前文化遺跡,為臺北城區一帶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造成不小轟動。 「這一些是植物園的遺址,那植物園的遺址,我們要把它設法的保留起來,我們委託了中央研究院,幫我們做整個考古的挖掘。」 用小鋤頭小心翼翼的,在土壤中尋找文物蹤跡,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竟意外發掘出,包含5個文化層的考古遺址,年代最為久遠的訊塘埔文化,距今約5000多年、引發熱議,隨著近30萬件陶片、石器等遺物出土,也讓我們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過去。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素秋:「在樹皮布打棒,這種我比的這種,這是臺灣年代最早,而且數量最多是在臺灣,這是臺灣自己的獨特的臺灣發明,所以這個是臺灣精神,從這個時代就出來。」 郭素秋雙眼發亮,滔滔不絕地介紹出土的古文物,尤其是從植物園遺址下層,浮現出大量的野生稻和馴化稻,更是幫助理解史前人類生活樣貌,頗具突破性的發現。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素秋:「它不僅僅在臺灣是重要,它在整個亞洲區域或是整個世界,在思考農業起源的變化來講的話,這批資料都有極為重要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過當開發建設與文化保存相遇,兩者間的衝突不可避免,使得捷運萬大線工程才剛起步,就面臨重重挑戰。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素秋:「植物園遺址的範圍,你不應該在這邊設站,你會造成嚴重破壞,叫他們移開。」 「那這個做起來不容易,因為我手比較大。」 雙方團隊因此決議先考古後做工程,考古團隊耗時3年半,經過全深度全範圍開挖搶救文物,捷運工程才繼續動工,在都市開發與文化保存之間取得平衡點。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二工程處處長 劉安德:「我們不會因為要蓋捷運,而去犧牲這些文物,那當然除了按照國家的法規也好,事實上對我們來講,我們是希望,把這兩者都發揮到極大化的目的。」 也因為這次的考古挖掘,讓植物園站搖身一變,成為蓋在歷史遺址裡的獨特車站,未來站內建築設計也將結合文化遺址,打造一座地下文物藝廊。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二工程處處長 劉安德:「不只是保存這些原物,希望把這些原物,這些文物能夠發揮它最大的效益,能夠讓我們在地的人知道說,這些文物的歷史是來(源),然後跟這個地方,跟車、這個車站的關係是怎麼樣。」 同樣在捷運興建過程中,挖掘出清代機械局遺址的北門站,即在站內設計一座考古坑展覽廳,成功示範了都市開發與文化保存,也可以達到共存雙贏,未來植物園站的地下文物藝廊,也可望成為捷運萬大線的一大亮點,讓更多人一同見證,城市的進步與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