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布拉格世界納稅人大會 台灣萬年稅單及人權迫害案被關注

台灣好報/CHENG 2023.06.02 02:09
新聞圖片

【記者 晨曦/台北 報導】五月是台灣報稅季,人民對繳稅特別有感。長期關心賦稅人權的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ssociation of World Citizen,簡稱AWC)台灣總會組團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2023年5月23、24日由世界納稅人協會(World Taxpayers Associations,簡稱WTA)舉辦的第18屆世界納稅人大會(World Taxpayers Conference),與來自20多國近60位稅改團體的頂尖專家們交流實務,各國稅改團體以實例分享,凸顯稅制問題,盼團結全球納稅人的力量,共同促使政府進行改革。AWC台灣總會志工在大會上報告台灣萬年不死稅單問題以及違法課稅迫害人權的案例,包括L博士鍾先生太極門案,並分享台灣民間團體法稅改革聯盟近年來在推動保障納稅者權利、促進公平正義稅制上的成果。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組團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第18屆世界納稅人大會。(記者晨曦翻攝)

受新冠疫情影響,繼2019年澳洲雪梨第17屆大會後,睽違4年後舉辦第18屆世界納稅人大會。世界納稅人協會由全球60多國納稅人保護團體所組成,交流分享最佳做法並創造合作,致力於促進降低稅收、有限和問責的政府以及全世界納稅人權利保護,從而將經濟自由傳播給全球公民。

▲WTA創辦人Bjorn Tarras Wahlberg(右二)表示,仍記得多次參加世界納稅人會議的AWC台灣總會志工。(記者晨曦翻攝)

本屆大會邀請眾多重量級法稅專家出席此盛會,包括歐洲納稅人協會秘書長Michael Jaeger、烏克蘭國會議員Maryan Zablotsky、美國稅制改革/Tholos基金會執行董事Chris Butler、美國稅制改革國際事務副總裁Lorenzo Montanari、WTA創始人Bjorn Tarras Wahlberg、美國全國納稅人聯盟主席Pete Sepp等等。此外,全球也有更多的稅改團體加入世界納稅人協會成為新會員。各國稅改團體,聚焦在政府浪費、高稅收等問題,以許多貼近人民的日常實例,以及他們的做法,喚醒全球公民共同關心稅制問題。

▲瑞典納稅人協會執行長Christian Ekström舉出政府浪費公帑建造高昂費用的粉紅獨角獸放在公園案例。(記者晨曦翻攝)

瑞典納稅人協會(Swedish Taxpayers Association)提倡政府部門的低稅收和效率,執行長Christian Ekström舉出政府浪費公帑的案例,如花費高昂的費用八萬歐元,製作一隻有彩虹底座的粉紅獨角獸放在公園。他們於2022年底發起的反對國家浪費的國際運動,訴求政府應更嚴謹的使用稅金。

▲芬蘭納稅人協會執行長Teemu Lehtinen以「稅熊」海報比喻納稅人和政府的關係。(記者晨曦翻攝)

芬蘭納稅人協會(Taxpayers Association of Finland)執行長Teemu Lehtinen以生動的稅熊(Tax bear)海報比喻納稅人和政府的關係,稅熊像稅務人員無所不在,人在吃蛋糕,稅熊也要分食一塊小蛋糕。人在開車,稅熊也在旁共乘。稅在日常中無所不在。他們建立了芬蘭納稅人網站並經營社群網路服務,提供大眾稅務與金融知識,以及線上顧問服務、諮詢稅務律師等,幫助納稅人。

德國納稅人協會(German Taxpayers Association)提到,徵稅就是變相的通膨,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建立歐盟通膨的地圖,討論稅與通膨的影響。德國的黑書(Black book)鼓勵全民監督政府,如果有任何濫用稅金的情況,全民可以是吹哨者,監督政府,讓稅金的運用更有效率、更具效益。

▲國際志工Tiffany Shao致贈台灣太極門案件書籍給香港107動力召集人Raymond Ho。(記者晨曦翻攝)

香港107動力(Momentum 107)召集人Raymond Ho分享他們的三訴求:有效的政府,減少稅收的浪費,和降低稅收。要求香港政府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和避免赤字。為了鼓勵宣導納稅人權利,他們還設立學術、媒體獎項。

紐西蘭納稅人聯盟(New Zealand Taxpayers’ Union)執行董事 Jordan Williams分享紐西蘭極端的稅收案例,每100元的油錢,其中有52元是稅金。最近紐西蘭納稅人獲得兩項勝利,促使政府放棄浪費金錢的TVNZ和RNZ合併計劃,另一項是導致工人每年多支付就業稅的計畫在議會被擱置。

加拿大納稅人聯合會(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CTF)董事Franco Terrazzano比喻政府浪費稅收就像喝醉酒,完全失控。他舉了兩個例子,政府官員花了十萬歐元,只為了在飛機上提供一個人的晚餐。還有即使在沒有下雪的日子,政府還是派鏟雪車去鏟雪。CTF最近(2023年2月)在阿爾伯塔省取得了三項政策勝利,政府宣布了新的平衡預算法、支出限制法和盈餘分配計劃,應能為納稅人提供長期的經濟增長。

阿根廷納稅人協會(Argentine Taxpayer’s Association)執行董事Jonas Torrico 及Pablo Dono分享著名的信用卡稅,政府課稅無所不用其極,政府要求信用卡公司記錄每筆消費,並在每筆消費加收1.2 %的信用卡稅。經過他們不斷地努力下,終於成功說服議會減少相關的稅收。

▲法稅改革聯盟團結人民的力量持續推動賦稅人權改革。(記者晨曦翻攝)

具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諮商地位的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多年來持續參與201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丹麥哥本哈根、2019年在摩爾多瓦舉辦的納稅人權利相關會議,2019年參加在澳洲雪梨舉辦的第17屆世界納稅人大會。

▲國際志工在大會上報告台灣萬年不死稅單問題以及違法課稅迫害人權的案例。(記者晨曦翻攝)

AWC台灣總會志工Rowena Lee、Erica Chuang以及Ginny Lin在本屆世界納稅人大會中進行了報告,分享台灣法稅改革聯盟持續推動賦稅人權改革的具體行動與成果,包括,舉辦超過二千場次的論壇和網路研討會;超過兩萬場次的稅改行動;超過95%村里長逾7,400位連署稅改十大建言;2017年以來數千人走上街頭抗議稅收不公案件、沒有法源依據的稅務獎勵金等問題,表達期望政府稅制改革的訴求。更促成台灣政府於2023年將超徵稅收還稅於民,每人新台幣6,000元。

▲韓國納稅人協會代表Dosol Lee,對於法稅志工能夠持續的堅持街宣感到非常地敬佩。(記者晨曦翻攝)

Erica Chuang分享台灣稅務機關不受限制的行政自由裁量權、對納稅人不公平的行政救濟制度,以及稅務法庭無制衡力等,造成了萬年稅單問題。並舉出政府官僚利用稅單來迫害人權的案例,包括太極門人權迫害案件、科學家L博士案、鍾先生案等。世界納稅人協會新任主席Jordan Williams聽完報告後,表示關切,他認為稅制改革是很重要的議題,並須要持續關注。韓國納稅人協會(Korea Taxpayers Association)代表Dosol Lee,對於法稅志工能夠持續的堅持街宣,感到非常地敬佩,並鼓勵大家繼續加油。

志工表示,太極門案於2007年獲得最高法院裁定無罪、無欠稅,但國稅局無視司法判決繼續違法徵稅,還在2020年聯手行政執行署,將太極門的土地非法拍賣收歸國有。太極門案獲得國內外眾多學者專家不斷聲援,並已七次提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曾獲總統肯定、擁有上千張專利的發明家L博士,受政府邀請回台貢獻,申請專利作價,股票都沒賣,卻反遭國稅局濫開天價稅單,財產和所有專利全被查封、拍賣,還被限制出境。被5,400萬的天價烏龍稅單冤枉近9年的稅災戶鍾先生,被迫滯留海外九年,與至親兩隔,在法稅改革聯盟的幫助下,終獲平反,還收到退稅支票。

▲AWC台灣總會致贈《寒冬雜誌選集:台灣的太極門案件–邁向人權與宗教信仰自由之路》等書給世界納稅人協會新任主席Jordan Williams(右)。(記者晨曦翻攝)

第二次參加世界納稅人大會的AWC台灣總會志工、科技業主管Tiffany Shao表示,與會者很多都是為賦稅人權努力了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的人,讓她感覺「德不孤必有鄰」!跟政府爭取賦稅人權是很不容易的,他們以很親民、活潑、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們認識賦稅人權,並分享如何突破重重困難取得進展,讓大家互相學習。

退休教師Rowena Lee表示,此次在大會上分享台灣的太極門案,獲得許多國際人士的回饋與支持,認為太極門爭取公平正義的堅持是對的,並鼓勵透過更多的媒體來讓更多人知道。「世界上還是存在許多不公不義的案件,大家要一起再繼續努力!」

業務代表Erica Chuang覺得,在法稅改革這條路上,法稅改革聯盟走得很辛苦,她也曾經想過,在這麼不平衡狀況下,人民要憑什麼去對抗政府?這次從與會的各國人士分享中了解到,這條路每個國家的稅改團體走來都不容易,此行可以從其他國家做借鏡,希望讓台灣政府有更多的改革。

▲大會年紀最小的參加者、23歲國際志工Ginny Lin致贈台灣太極門案件書籍給WTA前主席Troy Lanigan。(記者晨曦翻攝)

全場會議裡年紀最小的參加者、23歲研究生Ginny Lin表示,此次大會認識了許多對自己國家稅制改革很熱衷的專家學者,還跟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分享彼此的理念和所製作的宣導書籍等。「所以我們不孤單,大家可以一起加油努力,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

布拉格世界納稅人大會 台灣萬年稅單及人權迫害案被關注〉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