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太幸運!67歲民眾於花蓮慈濟醫院遇好心人 潛血篩檢意外抓出無症狀大腸癌

eNews新聞網/張毓函 2023.04.12 17:08

在台灣,大腸癌已連續15年成為癌症患者的頭號殺手,部分民眾因為發現過晚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期。然而,花蓮慈濟醫院最近有一個案例,一位幸運的民眾在熱心服務人員的建議下,接受免費糞便潛血篩檢,意外地發現了無症狀的大腸癌。醫師發現其腸道內有管狀腺瘤息肉及約3公分的扁平腫瘤,隨即切除管狀腺瘤,扁平腫瘤則以大腸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治療。

新聞圖片

▲▼ 洪勝睿醫師發現腸內有盲腸管狀腺瘤息肉,隨即切除。(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新聞圖片

大腸癌在台灣的高發病率

台灣大腸癌患者人數已連續15年高居癌症之首。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洪睿勝指出,要提高大腸癌治療的成功率,早期發現與治療至關重要。他呼籲50至74歲的民眾每兩年進行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糞便潛血篩檢,這項篩檢已證實能有效減少44%因大腸癌所導致的死亡風險。

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的原理及後續檢查

洪醫師闡述,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採用抗人類血紅素抗體作為檢測試劑,具有很高的專一性。大約有10-20%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其中超過一半陽性者可發現息肉,進而進行大腸鏡檢查。內視鏡醫師依據息肉的位置和大小選擇合適的切除方式,例如切片鉗夾切除或是息切環切除。若遇到超過2公分無莖型息肉,則可採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切除。

早期大腸癌病灶的治療方式

對於被內視鏡醫師評估為早期癌病灶的患者,可以通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進行完整病灶切除(自費)。病理分析切面後,醫師會判斷是否達到完全切除的效果,以決定是否需要後續的外科手術或化療、放療等追加治療。

新聞圖片

▲  台灣大腸癌患者人數已連續15年高居癌症之首(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腸癌的症狀和篩檢建議

洪醫師提醒,大腸癌可能的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如間歇性腹瀉或便秘、糞便變細)、排便後仍感不乾淨、無規律性腹痛、便血、黏液、無明顯原因的貧血和體重減輕等。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建議患者盡早就醫進行篩檢。

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應從40歲開始,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另外,若曾發現3顆以上大腸腺瘤、本人或家族有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人,也需要每年接受定期檢查與追蹤。若民眾具有相關病史或特殊家族背景,請向醫師諮詢並及時進行相應的篩檢或內視鏡檢查。

預防大腸癌的生活習慣

洪醫師特別指出,大腸癌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建議在飲食方面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紅肉,保持適當的體重(BMI<27)、避免代謝症候群、增加運動量、戒煙。有關人群應與醫師討論並規劃定期篩檢。

新聞圖片

▲ 洪醫師表示,罹患大腸癌風險均高於一般人的族群,應與醫師討論規劃定期篩檢。(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國健署建議成年人每天應確保攝取充足的蔬果,這樣可以降低20-50%的大腸癌風險。主食應以糙米、玉米、南瓜等未經加工的澱粉類食品替代白米、白麵。在烹飪方法上,以汆燙為主,避免油炸和燒烤。另外,每天保持規律運動15分鐘,可以降低四成的大腸癌風險。

更多eNews報導
又一間名店關了!一天只開3.5hrs 新竹城隍廟「翁記滷肉飯」永久停業
做到斷掉!他小兄弟「當場變畸形茄子」清脆爆血 醫:史上最危險體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