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富里鄉今年青梅產量,因乾旱減產約有一半,不過受惠於清明節前後的降雨,果實開始變得又圓又大,農民除了採收賣鮮果外,也準備做成各類加工品,提升青梅銷路與價格。 來到花蓮最南邊,富里鄉永豐村這片2公頃的梅園,已經有人開始採梅,受到年初低溫和春季缺雨的影響,而長不大的梅子,因為清明雨水的滋潤更加有生機。 富里鄉梅農 張裕國:「有下雨慢慢有比較大一點點,缺水會乾燥,像要枯死一樣。」 採梅遊程導覽 梁秋貴:「梅雨 比較有下雨了,這梅子來說它也比較不怕水了,(怎麼說),它在這種海拔比較高的位置,它比較不怕水。」 採梅民眾 溫小姐:「不是煮喔,(我)要做脆梅。」 富里鄉是花蓮最大產梅區,雖然地方推估今年梅產量將減少一半,但因為是有機種植,品質還是有一定保證。 富里鄉代理鄉長 江東成:「面積大約有70公頃左右很廣,大部分都是有機栽培,所以吃起來又衛生又健康。」 除了開放採梅,農民也開始善用果型較小的青梅,加工做成梅精等副產品,或是跟農會契作提高收入。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我們也有跟我們的蜜餞廠也有合作,通過蜜餞廠大型的加工,去處理更大量的梅子。」 青梅是花蓮特產之一,加上農事體驗新市場,富里農民已規畫假日採梅,希望將消費者帶進產地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