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台灣青少年每7人就有1人憂鬱 「1關鍵」提高求助意願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3.04.06 18: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前,經董氏基金會調查,台灣青少年平均每7人就有一人達到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的程度,但多數青少年沒有接受治療。根據2022年2月《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與憂鬱治療相關宣導倡議短片,有助於青少年減少憂鬱症的汙名感(stigma),提升其尋求專業協助治療的意願。

透過同理心態 提高治療意願

該研究招募1,183名年齡介於14-18歲的青少年,隨機將他們編入介入組與對照組,請他們觀看短片,每部約100秒。

結果發現,介入組在憂鬱汙名感量表(Depression Stigma Scale),相較對照組的污名感顯著降低;而根據一般求助問卷(General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的測量結果發現,介入組尋求治療的意願也顯著增加。研究也顯示,短片中的主角和參與青少年的種族(無關性別)是否一致也影響結果。與片中主角相同種族的青少年,其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減少更多,且尋求治療的意願更高。

憂鬱症去汙名化 提升專業求助資源

陳質采醫師建議,臨床工作者、家人可先了解和聆聽青少年對憂鬱症的觀點和想法,他們可能連憂鬱是可以處遇治療的想法都沒有,或是有錯誤認知,覺得罹患憂鬱症就完蛋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憂鬱症,降低因不了解產生的害怕,以及減少他們對憂鬱症的污名感,有助於提升求助意願。

老師、家長認知態度需更精進 建立正確面對疾病觀念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師和家長與青少年的相處最密切,實務上學校老師發現學生有憂鬱情緒,在和家長溝通時常因不了解而被拒絕,建議老師和家長的認知態度需要更精進,學習同理憂鬱青少年,家長的反應容易成為憂鬱症是否被標籤化的關鍵,可針對家長提供相關的講座、課程或影片,幫助其建立正確面對憂鬱症的態度。

【延伸閱讀】

沉迷社群媒體恐改變大腦! 醫:13歲加入社群媒體太早

從精神醫學看校園霸凌(一) 「霸凌」是如何產生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