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國際會勘與保育研討會 東南區殼斗科多樣性全臺第一

亞太新聞網/ 2023.04.01 03:14

▲與會專家學者合照。(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台灣生態學會受林務局委託進行臺灣東南區植群生態調查,發現臺東縣達仁鄉存有極珍貴的櫟林,當地殼斗科的多樣性與特有種不但是全國第一,也是世界少見,並與許多珍貴裸子植物共存。然而面對經濟、社會結構的改變,有些國有林班之外的非林業用地之生態熱區正面臨林木伐採的壓力,部分物種可能滅絕。為找出兼顧自然生態、原民主體文化,與世代永世利益的發展建議,台灣生態學會與林務局邀請多位國際殼斗科專業團體代表來臺進行現場會勘交流,並於31日辦理「臺灣東南區植群生態價值與多樣性BGCI/GCCO/IOS 國際保育研討會」。


▲主辦單位台灣生態學會陳玉峯教授與林務局林華慶局長合照。(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根據全球殼斗科保育聯盟GCCO的資料顯示,全球以殼斗科為主的生態系統正在衰退中,臺灣東南區由於開發的速度較慢,是擁有豐富植群和高比例特稀有的殼斗科植物櫟林王國。台灣生態學會的調查也指出,在東南區約80平方公里的調查範圍內共發現26種殼斗科植物,比日本全國所擁有的22種還多,其中臺灣特有種共11種,還有灰背櫟、波緣葉櫟、 加拉段柯、柳葉柯及浸水營柯等5種只分佈於東南區域的珍稀物種。這片櫟林為適應東南區高溫且終年恆濕、高濕的氣候,更發展出全國最大、最盛行的板根地景,此外還有臺灣油杉、臺灣穗花杉等冰河時期以降的珍稀孑遺植物在此共存,值得全球重視保育。


▲研討會合照。(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然而由於過去的土地政策讓部分原始林成為農牧用地,伐採林木無需申請核准, 當地櫟林面臨極大的土地開發壓力,櫟木變成了香菇椴木,它們的生長地變成了生薑農場,台灣生態學會調查團隊更在安朔地區發現加拉段柯原始林被大規模剷除,而加拉段柯是僅分布在臺灣東南區一小區域山頂的瀕危特有種。


▲國際殼斗科協會總裁Roderick Cameron代表與會國際專家提出聯合宣言。(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參與本次現勘的五位國際專家,也對安朔地區森林的脆弱現況表達擔憂。他們今(31)日在聯合宣言中提到,臺灣與其他富含殼斗科植物的東南亞地區不同,島嶼的特性提供了獨特的演化、氣候和土壤條件,進而形成世上唯一僅有的特殊生態系統,以及高比例的特有種。保護東南區森林也意味著保護許多在地獨有,且特別脆弱的物種,並有助於固碳、水源管理、以及防止土壤侵蝕。他們建議可透過棲息地恢復、實地調查和族群監測、教育、以及種群野外復育和強化的策略來進行東南區的保育工作。幾位國際專家們也特別提醒,保育應該是包容、開放和參與式的,成功的保育應包含全面參與,讓所有關係人都能參與並從中受益。


▲安朔地區的14種殼斗科。(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台灣生態學會陳玉峯教授認為,東南區櫟林有來自東北亞的中海拔霧林帶,以及東南亞霧林的指標物種群,更保留了冰河、小冰期來回變異的獨特生態區位,是全球生物相在氣候變遷與演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保育首重全區生態的完整度與連續性,非個別物種的復育或保留,也不可切割;當農牧用地發現珍貴天然資源時,政府應有合理的回收法規,兼顧生態完整性與當地原住民的世代利益,長遠之計則是將櫟林化為以原住民為主體文化的永世保護區,同時確保原始櫟林的永續發展。


▲為了種植生薑,安朔地區珍貴的加拉段柯原始林被大量剷除。(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東南區是擁有豐富植群和高比例特稀有的殼斗科植物櫟林王國。(圖/台灣生態學會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