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家嘯 報導
第三方支付業者是否升級為電子支付業者納管,金管會公布最新調查結果,包括樂購蝦皮、綠界科技、拍付國際、LINE Pay、藍新、熊貓外送等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去(2022)年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新台幣10億元,但未有業者超過20億元電子支付納管門檻。
依照目前法規,第三方支付業者的代理收付交易餘款平均每日金額超過20億元,必須「升級」申請電子支付執照,主管機關也將從經濟部改為金管會。據瞭解,這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中,包括樂購蝦皮、綠界科技、拍付國際,前(2021)年已進入名單,其中樂購蝦皮最受矚目。
事實上,2021年金管會修法將第三方支付升級電子支付的門檻,從10億元提高到20億元,當時蝦皮支付1年日均額已突破31億元,須強制申請電子支付執照,不過因為大股東涉嫌有中資身分而卡關,前年8月遭金管會廢止許可,後來更換成樂購蝦皮取代蝦皮支付。業界傳出,樂購蝦皮已洽中國信託承接支付的金流業務,在修改系統完成後,可望在今(2023)年底前承接。
金管會表示,透過無店面公會轄下電子支付委員會提供資料,去年保管代收付日均餘額有6家超過10億元,但都尚未達到法規須要申請電支執照的20億元。前年超過10億元的業者,僅綠界科技、樂購蝦皮、拍付國際3家,去年新增藍新、LINE Pay、foodpanda外送3家,一旦超過20億元,依規定要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提出電子支付執照的申請,是目前符合成為電支業者的潛在者。
從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現有10家專營的電子支付機構,會員人數最多為街口支付,其次依序為一卡通money和全支付。民眾用電子支付帳戶綁定信用卡、或銀行存款帳戶後,就能消費付款,綁存款帳戶還能作為儲值、轉帳等用途。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