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統一發票 棒球 寒流

大腸癌年奪6000命! 原因是這群人不愛篩檢:內診怕羞恥

潮健康/peter20333u 2023.03.17 12:00


潮健康編輯部/林昱彣


每半小時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 姑「息」養奸恐錯過黃金治療期


每半小時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 姑「息」養奸恐錯過黃金治療期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據統計,國人平均約31分14秒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每年更有6,000多位患者死於大腸癌,影響國人健康甚鉅。


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健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找出潛「腸」危機。篩檢結果為陰性者,應維持每2年1次定期大腸癌篩檢;若結果為陽性,則應進一步至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根據癌登資料顯示,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因此絕不能姑「息」,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大腸癌檢測猶如破獲「刑案」! 醫曝揪出關鍵兇手全靠「這檢查」


大腸癌檢測猶如破獲「刑案」! 醫曝揪出關鍵兇手全靠「這檢查」

現任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賴正大醫師表示,糞便潛血檢查猶如尋找「凶器」,找出造成腸道出血的「兇手」,再進一步利用更精準的醫學儀器作檢測,才算是破獲「刑案」。「腸道出血不代表有息肉增生,需進一步透過大腸鏡檢查或胃鏡檢查加以確認。」


賴正大醫師指出,過往的期刊證實,只要及早且定期採取大腸癌篩檢,有機會減少近60%的大腸直腸癌死亡率。不過,依舊有不少民眾對篩檢充滿排斥、甚至不同意切除息肉,深怕疼痛、流血,甚至引起併發症。「事實上切除息肉的併發症發生率遠低於千分之一,因此民眾切勿抱持錯誤心態!」


報告顯示,男性大腸癌發生率為女性1.5倍,篩檢人數、早期發現息肉人數卻是女性為多。賴正大醫師解釋,事實上政府推動的五癌篩檢(口腔癌、肺癌、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中,就有2項子宮頸癌、乳癌有關。多數女性會一併篩檢;而男性通常因為不愛照大腸鏡、或對內診感到羞恥而拖延就醫,造成男性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使罹癌風險增加。


別因工作忙、怕痛而疏於就醫! 簡單8步驟在家輕鬆篩檢


別因工作忙、怕痛而疏於就醫! 簡單8步驟在家輕鬆篩檢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林莉茹組長則補充,自2017-2021年期間,大腸息肉篩檢率分別為43.2%、43.3%、44.1%、47.0%、51.8%,有不斷上升之趨勢,原因可能為民眾接受檢查的意願增加,顯示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觀念已逐漸深植人心。因此,男性切勿因為工作繁忙、或羞於就醫而錯過癌症的黃金治療期,及早接受篩檢並進行大腸鏡檢查,可大幅降低罹癌死亡率。


林莉茹組長表示,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僅剩15%。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另外,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國健署鼓勵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應盡快採取做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無侵入性且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只需要以下8個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1. 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


2. 在採便管外的標籤寫下姓名、採便日期與時間。


3. 旋轉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


4. 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避免糞便掉入水中不易採集。


5. 坐上馬桶解便(也可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


6. 在整條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


7. 將沾有檢體的採便管插回管內並用力蓋上。


8. 送回醫療院所,回家等待檢驗報告。


找出大腸息肉「即刻切除」免手術  延誤治療恐增3成罹癌風險

最後,賴正大醫師強調,除了定期篩檢,篩檢陽性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診斷亦非常重要,透過大腸鏡檢查可以找出隱藏在大腸中的息肉,大部分息肉在發現的當下即可切除,不必再另外進行手術,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進一步惡化為大腸癌。


研究顯示,篩檢結果為陽性者,罹患大腸癌風險較一般族群高20-30倍,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會增加30%;倘若仍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因此提醒篩檢結果為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確保腸道的健康。






延伸閱讀: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2023年大腸癌人口將暴增? 專家曝「1原因」讓民眾輕忽:診斷出來已第四期了


原文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