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薛子隨筆》岳飛的《滿江紅》與《小重山》

優傳媒/ 2023.03.01 03:03

《滿江紅》與岳飛經歷不合之處,《小重山》與《滿江紅》風格迥然廻異。《小重山》寫的是沉潛的心境,低調徘徊;《滿江紅》是高亢激越,穿透雲霄。岳飛的《小重山》,更像是親人好友之間,自然而親切的對話。我會更偏愛《小重山》。(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今年春節期間,大陸推出了賀歲大片《滿江紅》。朋友給了我一個鏈接,我得以上網看到此電影,並映射到家裏的電視機上觀賞,效果甚佳。

這部大片,是由張藝謀導演。劇情撲朔懸疑,看到結尾,才進入劇情的最高潮。名導演張藝謀的大手筆,果然厲害,令人佩服。

武俠大師金庸有本小説《碧血劍》,小説中的隱形主角,是冤屈而死的抗清英雄袁崇煥。在小説故事的鋪陳中,故事人物轉折,都圍繞著袁崇煥。我們可以這樣説,在《碧血劍》小説中,沒有袁崇煥這個人,可是他的影子,無所不在。袁崇煥,其實是《碧血劍》的真正男主角。

張藝謀似乎採用了《碧血劍》的構思。《滿江紅》這部電影故事,發生在岳飛冤死之後。可是岳飛的影子,無所不在。岳飛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男主角。

電影的配樂,採用了豫劇敲鑼打鼓的配樂背景,顯示張藝謀的良苦用心。電影的票房極佳,自春節(2023/1/22)上映,至2月6日,上映 16天,票房破40億人民幣,是中國史上十大賣座電影之一。

以電影藝術來説,這是部成功的電影,值得一看。

我在此,談談岳飛的詞《滿江紅》,以及他的另一首文學作品《小重山》。以我個人來説,我更喜愛他的《小重山》詞。

1.岳飛《滿江紅》的爭議

《滿江紅.寫懷》這首詞,早年是台灣教科書中的教材,人人記誦。在兩蔣時期,《滿江紅》被譜了曲。《滿江紅》的歌,有兩個版本,一個比較凝重,一個節奏比較明快。在當時,是廣爲傳唱的“愛國歌曲”。

我後來多讀了些書,注意到《滿江紅》這首詞,是不是岳飛親筆,存在爭議。

我曾到河南湯陰的岳飛故鄉,參訪岳飛在當地的紀念館,舘中對岳飛用兵如神的戰績,有詳善的説明。我對岳飛,是充滿敬意。

 

不過,《滿江紅》這首詞,與岳飛經歷,多有不合。質疑《滿江紅》並非岳飛原著,不妨礙我對他的敬意。

現在我簡單説説,《滿江紅》與岳飛經歷不合之處。

 

1.1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

岳飛十九歲投軍,遇害的時候,才三十九嵗。所以岳飛一生功名,頂多二十年。 岳飛不會寫他自己是「三十功名」。

有學者考證,岳飛的征戰範圍,都是在長江與黃河中間地帶,算算不到「八千里路」。

岳飛一生功業有目共睹,他是名將,不是文人。他下筆為文,無需做誇張不實之言。

 

1.2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賀蘭山在今天的寧夏,當時是西夏王國所在地。

金國國都在「黃龍府」,今天東北的吉林省農安縣;而「靖康恥」的徽欽二帝,是在西元1130年,被金人送到了「五國城」囚禁,在今天黑龍江依蘭縣。

岳飛的郾城大捷在1140年,岳飛對他的將領們説:「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所以,岳飛的目標,是要「直搗黃龍府」;也就是說,要進擊東北的吉林與黑龍江地區。

賀蘭山與黃龍府,一朝西,一朝東北,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所以,如果岳飛寫《滿江紅》,他會寫《踏破長白山缺》,或是《踏破山海關缺》,不應是《踏破賀蘭山缺》。

 

 1.3 「笑談渴飲匈奴血」

所謂的匈奴,指的是早期聚居在今天內外蒙古地區的遊牧民族。東北地區的民族,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同的名稱,如肅慎、靺鞨、鮮卑、契丹、女真等。

岳飛應該不會用「匈奴」,來稱呼東北地區的金國。就像我們不會用「紅夷」,或是「老毛子」,來稱呼日本。

 

1.4 合理的推想

蒙古鐵騎在1227年滅了賀蘭山麓的西夏王國。當時是宋理宗寳慶三年,也是金哀宗元年。《滿江紅》這首詞的作者,如果是南宋末年的邊關將領所作,似乎就合理了。

南宋末年,一方面要對抗蒙古鐵騎的侵略,所以要「笑談渴飲匈奴血」;另一方面,對於金國,又有「靖康恥、猶未雪」的悲情。

西夏已歸屬蒙古,所以「踏破賀蘭山缺」,攻佔寧夏,討伐蒙古,也是合理的。

所以,《滿江紅》這首詞,如果放在南宋理宗前後的年代,就合理了。放在岳飛年代,就不合理了。

南宋末年的名將也不少,譬如王堅、張珏堅守合州《釣魚城》,終至於蒙古大汗蒙哥,亡故於《釣魚城》下。

再譬如蒙古攻打襄陽多年,守襄陽的名將先有孟拱,後有呂文煥。蒙古鐵騎耗費38年,才攻克襄陽。

大俠金庸,以此爲參考,偷梁換柱,寫下了大俠郭靖以《降龍十八掌》力守襄陽。守襄陽確有其事,郭靖大俠則無其人了。

如果是南宋後期的名將,如王堅、孟拱、呂文煥,來寫《滿江紅》,其中的詞句如《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笑談渴飲匈奴血》,就合乎歷史背景了。

 

1.5 岳珂的《岳王家集》

近代學者余嘉錫認爲《滿江紅》不是岳飛寫的。他的一個有力論證,是來自於岳飛的孫子岳珂。岳珂與父親岳霖不遺餘力,搜訪了所有岳飛的遺稿,出了一本《岳王家集》。甚至在 30年之後岳珂重刊此書,《岳王家集》中,都沒有這首《滿江紅》。

這首《滿江紅》,最早是出現於明世宗嘉靖年間,徐階所編的《岳武穆遺文》。徐階是依據明孝宗年間,浙江提學副使趙寬所書寫的岳墳詞碑,而將《滿江紅》收錄到他的《岳武穆遺文》。

趙寬也沒有說明,他是依據什麽資料,得知《滿江紅》是岳飛的作品。

總之,《滿江紅》不見於岳珂的《岳王家集》,也不見於宋朝與元朝的文獻中。是在幾百年之後的明朝中葉,才出現的。

 

2. 岳飛的《小重山》

岳飛有首詞《小重山》,收錄在岳珂的《岳王家集》中,是岳飛手著,應無疑慮。

《小重山》原文如下: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首詞寫得很低調。說的是午夜夢囘,獨自繞階徘徊,人靜月明。想到自己多年奔波,不禁動了思鄉情緒。可是,自己重重心事,又能對誰說得透徹?。

《小重山》與《滿江紅》風格迥然廻異。《小重山》寫的是沉潛的心境,低調徘徊;《滿江紅》是高亢激越,穿透雲霄。

 

我們來比較一下兩者的風格:

《滿江紅》:「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小重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聼?」

 

岳飛的《小重山》中,有“不如歸去”的感嘆。所以才會有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以及「白首為功名,阻歸程」

換句話説,一代名將,夜半驚醒,思念故鄉,想到自己忙忙碌碌,功名事業,阻礙了他的歸程,如今舊山松竹老矣,故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岳飛《小重山》内容,與南北朝庾信《枯樹賦》,做了呼應。

對我來説,岳飛的《小重山》,更像是親人好友之間,自然而親切的對話。就此而論,我會更偏愛《小重山》。

 

3. 范仲淹的《漁家傲》

范仲淹是北宋仁宗時期的名臣,早於岳飛110年。范仲淹曾帶兵駐守延州(今陝西延安),主要是防禦西夏李元昊政權的侵邊。

當時戍邊人傳唱一句話,《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指的就是范仲淹守西夏。

 

范仲淹有首著名的詞《漁家傲.秋思》,原文如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比較一下范仲淹的《漁家傲》與岳飛的《小重山》,譬如

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岳飛的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宋朝兩位爲國征戰的名人,相隔百年,一在陝北,一在中原,雖然時空不同,都在發抒相似的胸懷喟嘆,同樣留下了感人的文學作品。

我們不妨把范仲淹的《漁家傲》與岳飛的《小重山》,放在一起欣賞,就更是意味深長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