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陳昭宏】
2023《今周刊》科技趨勢論壇昨(21)登場,請到海內外產官學專家一起討論「台灣科技全球戰略新布局」。《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分享,近5年來兩件改變世界的事件,包括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戰,很多產品變成了關鍵物資,像是口罩。而台灣半導體因有獨特關鍵性,美、德、日都希望台積電去設廠,「其中,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對北美貿易很有意義」。
梁永煌:美加墨成新半導體聚落,但台灣地位不會動搖
梁永煌說,由於加拿大同屬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過往台灣人去加拿大都是去旅遊,但未來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將成為新的半導體聚落,過程中台灣地位不必然會動搖。「晶片生產要靠美國的軟體、硬體,靠加拿大進步的技術製程、荷蘭光刻機、日本的化學原料,透過彼此合作,能在對抗挑戰時有更好的武器,讓台灣、產業、世界更好」。
倪傑民:加拿大社經穩定和台灣相似,期待增加科技合作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倪傑民也呼應梁永煌的說法,分析以往說到北美時大家不會想到加拿大,就像在提到大中華市場時可能先想到中國而不是台灣,但台灣跟加拿大其實有很多合作機會。
舉例來說,IBM在北美唯一的組裝廠就在加拿大,台積電、三星、英特爾、AMD與高通都在加拿大都有研發中心,加拿大與51個國家簽署FDA,享有關稅優惠,也針對研發提供高達4成的稅務減免,還有高達83%的綠能發電。倪傑民強調,加拿大社會經濟穩定、政治穩定性,與台灣有許多相似處,期待能增加與台灣的科技合作。
以歐美品牌為主要客戶的台灣廠商貿聯國際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貿聯是高端連接線束與系統整合解決方案廠商,2016年起透過全球併購拓展公司在世界布局。
胡永昌:貿聯購併歐洲廠商打破魔咒「以合作夥伴角度出發」
貿聯總經理胡永昌舉例說明,公司在2017年併購Leoni電器事業的家電部門,當時Bosch為第一大客戶,Dyson為第二大客戶,但Dyson在了解貿聯的能力後就大力加強雙方合作,自2018年後就一直是貿聯最大客戶。
胡永昌分析,過往台灣併購歐洲廠商下場都不太好,但貿聯成功打破這項魔咒,因為公司在併購後不強力主導,而是讓當地原單位繼續管理,以合作夥伴的立場一起努力,因此目前併購效果相當好,就算是不同文化的融合程度也高。
楊定國:懂產業的買個股,不懂的就買半導體ETF
談到在半導體產業的投資,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楊定國分析:「最壞時間已經過了,現在市場認為應該是出現軟著陸或不會衰退,投資人手中的現金水位也從高檔開始回落,金融市場短期熱絡,預估第一季可能會是最低點。」
楊定國同時觀察到,今年以來股債都是正報酬,2023年起投資人開始回補低評價資產,市場偏好出現轉變,在股票的部分成長股表現優於價值股。楊定國建議:「如果偏保守就買債券,現在投資等級債很容易有5%以上報酬,部分非投資等級債還有8~9%報酬。」
楊定國也分析,半導體產業銷貨在第二季可望進入熱絡期,台股低點浮現,從庫存去化期將會轉到銷貨熱絡期,現在恰好是為中長線投資建立部位的好機會。
「尤其根據過往的經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衰退幅度與世界水準相當,但表現好的時候績效卻比世界競爭對手還要亮眼,因此投資台灣半導體產業潛力可期。」
楊定國這樣分析,他也建議大家懂產業的投資人可直接投資個股,不懂產業的可透過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等商品逢低布局。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