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冠心病裝支架能完全解決心臟病?中醫:按「這4體質」調理可防復發

優活健康資訊網/杏儒中醫 2023.02.09 09:30


許先生來看診時表示,常常感到胸悶痛、呼吸不順、容易疲倦,至醫院心臟科檢查為冠狀動脈有些阻塞,雖已做過2次心導管手術,氣球擴張術和支架都有做,剛做完是有好一點,但是不久之後,又會開始出現胸悶胸痛,目前是持續用藥控制中。



心臟科醫師也曾提醒許先生,該冠狀動脈硬化範圍很大,心導管手術不好執行,因此建議先用藥物控制試看看:然而雖已經吃西藥數月,但許先生還是感覺時好時壞,所以才想來找中醫調身體,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延伸閱讀:
過年大吃飲酒,突胸痛、心悸⋯醫示警「前所未有的劇痛」恐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臟病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變性最容易引起的心臟疾病。冠狀動脈主要是供給心肌血液,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失去彈性、管壁變厚或變硬、內腔逐漸變窄或堵塞,造成血液不易流通,會讓心臟肌肉因為缺血而壞死。

冠心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臟病,最常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噁心、全身無力等,但是有少部分病人,特別是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並不會感到胸痛,需要特別注意。

此外,蔡易昌提醒,如果反覆引起胸痛,或是出現心絞痛或狹心症、心肌梗塞等症狀,就要當心自己是否罹患了冠心病,平常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這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目前對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治療,大家較常聽到像是氣球擴張術、裝支架、血管繞道手術等,均是堵塞70%以上,症狀嚴重、不得不的侵入性治療;而對於10~50%的血管狹窄,則是需要穩定這些血管硬化斑塊,避免其繼續長大。另外,也要穩定血管內皮,避免進一步的受傷及發炎,降低新的動脈硬化及斑塊生成。

延伸閱讀:
胸口好悶,是長新冠還是心臟病?醫師教你判斷「這點」先自我檢查



冠心病的中醫治療方式

中醫方面,冠心病是屬於「胸痹」、「胸痞」、「厥心痛」、「真心痛」的範疇。最早的描述見於《黃帝內經.靈樞.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則病心痛。」在《黃帝內經.厥病》篇也提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描述了這種發病極快、病勢極猛的變化。

到了東漢的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提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此篇專門論述「胸痹」的病因病機、具體治療的方藥,指出心居胸中,主陽氣,主血脈,今陽氣虧虛,而致血脈瘀阻作痛。

蔡易昌指出,基本病機是氣虛血瘀,氣虛為主,血瘀為標,心痛是胸痹的表現,「胸痹緩急」也就是心痛時發時緩為其特點,其特點是陽微陰弦為主,以辛溫通陽或溫補陽氣為治療大法,以補為通、以通為補,通補並用。

中醫認為胸痹的病機關鍵,在於外感或內傷引起心脈痹阻,其病位在心,但與肝、脾、腎三臟功能的失調有密切的關係。大多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虛者多見氣虛、陽虛、陰虛、血虛,尤以氣虛、陽虛多見;實者不外氣滯、寒凝、痰濁、血瘀,並可交互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濁多見。



依常見4體質 調理護心血管藥物

但蔡易昌說明,虛實兩方面均以心脈痹阻不暢,不通則痛為病機關鍵。治療上會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分型,加以不同調理,另外會特定加入保護血管、通陽宣痹的藥物,不但可以改善病情,也可以預防復發。下面是常見的臨床分型:

1. 氣虛,胸陽痹滯:心悸,氣短,自汗,胸部憋悶,神疲乏力,納差,便溏,胃脘痞滿,咳唾痰涎,下肢浮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緩或浮虛。治療:益氣溫陽,通脈宣痹。

2. 心腎陽虛,寒凝血脈:心悸氣短,胸部緊縮壓抑,隱痛綿綿,時時眩暈,畏寒肢冷,納差便溏,口淡乏味,舌質淡白胖嫩,邊齒痕,苔薄白,脈細緩結代。治療:辛溫通陽,雙補心腎。

3. 陰虛陽亢,心營虧虛:心悸怔忡,胸部憋悶刺痛,煩躁易怒,頭暈頭昏,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腰膝痠軟,口乾舌燥,小便黃熱而短,大便不暢,舌質偏紅,瘀點,脈弦細數。治療:育陰潛陽,通絡逐瘀。

4. 氣陰兩虛:心悸氣短自汗,身倦乏力,腰膝痠軟,胸悶刺痛,午夜氣急憋悶而驚醒,左肩痠麻脹痛,大便溏薄不暢,舌質淡嫩,邊齒痕,苔薄少,脈沉細澀結代。治療:益氣養陰,通營活血。

5. 陰陽兩虛:劇烈心痛,痛及肩背及上肢內側,屈伸俯首,心悸氣短不足以息,汗出肢冷,面色晄白,舌質紫暗,脈虛細數結代。治療:溫陽活血,陰陽雙調。

蔡易昌表示,許先生是屬於心腎陽虛、寒凝血脈型的體質,利用辛溫通陽法來調理,另外加上保護血管、通陽宣痹的中藥,不僅是症狀改善、體力變好,還能防止血管內壁硬化斑塊的擴大、改善血流通暢度。調理後胸痛幾乎都沒發作了,進行負重及運動時,也都不會有症狀產生。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