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風》鹿港福靈宮與抗日先烈十二壯士廟的故事
【愛傳媒樂風專欄】鹿港有條復興路,在日本時代原為陸軍大道,復興路很明顯是國民政府遷臺後改名的,復興兩字意在光復「固有疆域」,不過此路上有兩間廟還真的很符合「復興」兩字,雖然要復興的對象不同。
一間是福靈宮,主神為在林爽文事件中成仁的王芬,鹿港人慣稱為王芬大哥,廟宇建於乾隆年間,因為林爽文屬於天地會,所以可以算反清復明;另一間為抗日先烈十二壯士廟,也是本文要介紹的對象,既為抗日,當然可算是為了復興台灣。
鹿港鎮志─宗教篇的資料中提到該廟建於1986年,不過抗日的事蹟至少也應該在日治時期結束之前發生,怎麼會遲至1986年才建廟?
「台灣抗日史」一書中曾提到乙未年間日軍以一小隊襲擊鹿港,遭到五十餘名百姓的抵抗,也許這其中的十二人就是抗日先烈十二壯士吧!推測可能當時骨骸收納在某處,日治時期不敢堂而皇之的祭拜,所以才會遲至1986年建廟。祭祀時間是每年的七月二十八、二十九日,也有說九月十七日者。
又,鹿港鎮公所於2009年11月出版「『神』遊鹿港─寺廟傳奇」一書中(主編林志雄),於190頁提到抗日先烈十二壯士祠乃光緒年間在鹿港城隍廟被日兵處決的十二烈士之骨骸收納所,原本要與王芬大哥合祀於福靈宮中,但因王芬已經成神,十二烈士尚未有神格,不能合祀,故在旁立一小祠祭祀之。
亦曾聽聞此十二人其實是在城隍廟看戲,走避不及為日軍所殺的無辜民眾。只可惜其事蹟與姓名不詳,無法像樹林十三公一樣為後人傳誦,立此廟也算是鹿港人對先人的一個小小心意吧!
抗日先烈十二壯士廟原本較為簡陋,也沒有廟門。2008年,十二壯士的廟宇重修完成。比之前多了兩個香位,一個是「男善同歸」,一個是「女善同歸」,而中間原本很有古樸味道的木製神龕已經不知去向,改為石碑。而香爐也改為石製,上書「福靈宮」,看來兩廟是屬於同一個管理單位。
此廟附近的星巴克,幾年前原本是一間有應公小廟,後來拆除改建星巴克,不知道十二烈士廟裡的男女同歸有沒有可能是那邊移過來的?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出處:樂風的民藝筆記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