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羅小白愛女允寶過年期間突然嘔吐不止、雙眼上吊、不斷抽搐、微微發燒,讓媽媽羅小白非常擔憂與驚嚇。如果孩子突然出現這些情形,兒科醫師研判,這可能是「熱痙攣」所導致的症狀,家長日常照護不須驚慌,記住 3 個重點原則即可。
日前羅小白在社群平台中提到女兒允寶狀況,表示允寶在過年期間突然嘔吐不止,又有體溫偏高的情形,送醫院前更是雙眼上吊、四肢抽搐,讓羅小白驚嚇又擔心。事後羅小白補充允寶的情形,「沒有確診、沒有流感、沒有諾羅、抽血檢查沒有異常,入院前沒有發燒只有體溫偏高(入院後只有燒過一次 38.5 度 C),但確定的是有腸胃炎!」
究竟孩子是怎麼了?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指出,這是典型熱痙攣症狀,雖然孩子未高燒,但只要體溫有上升、腦部有不正常放電情形,就有引發熱痙攣的可能。另外,孩子若因腸胃炎而引起發燒,又伴隨嘔吐、腹瀉等狀況,造成電解質失去平衡或脫水,也是容易產生熱痙攣的原因。
李敏駿提醒,5 歲以下孩子因腦部發育未成熟的緣故,是容易出現熱痙攣的年紀,不過並不是每個孩子一發燒就會出現熱痙攣,大部分容易有熱痙攣的孩子是受到個人體質與家族遺傳的影響,換言之就是說熱痙攣個案的家人可能曾有出現熱痙攣經驗。不過最重要的,當孩子出現雙眼上吊、抽搐等情形,家長應要謹記 3 個照護原則。
原則 1:任何東西都不要放至孩子嘴中,讓他們咬。
「當熱痙攣發作時,絕不建議讓他們嘴裡咬東西,反而應讓口鼻、呼吸道暢通。」李敏駿指出,過去的影視作品中,常常表演出小孩抽搐時,將毛巾、衣服塞進他們嘴巴中,甚至父母還會讓孩子咬住自己的手以求鎮定、安撫,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建議參照影視情節,保持孩童口鼻暢通為佳。
原則 2:若孩子有嘔吐情形,應讓他們側躺。
當孩童在嘔吐時,李敏駿指出,家長應讓孩子側躺,才能讓他們順暢吐出口水和嘔吐物,否則堵住口鼻,可能進一步造成孩子嗆到,發展為吸入性肺炎,反而更嚴重。
原則 3:保持空氣流通。
若發現孩子抽搐、嘔吐,李敏駿建議,此時別讓關心孩子的親朋好友圍繞在周遭,最好是只留一兩個照顧者陪伴就好、維持孩子周邊空氣流通。另外也可解開孩子的衣服衣扣,不要讓他們穿著太悶熱。
李敏駿表示,熱痙攣如果一天只發作 1 次,並且在 15 分鐘以內停止,就屬於較輕微的熱痙攣(簡單型熱痙攣),家長不用太過擔心,依照醫師指示治療導致發燒的疾病,並進行退燒處理。但如果出現只有身體半邊抽搐的狀況,或是痙攣超過 15 分鐘仍未停歇,甚至一天發作超過 1 次以上,就要當心是複雜型熱痙攣,爸爸媽媽千萬別遲疑,馬上將孩子送急診才是最佳選擇。
諮詢專家: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爸媽放心了,腸病毒終於有解!國光生技「腸病毒 71 型疫苗」取得藥證成功上市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