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善用科技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素養

樂聯網/編採中心 2023.01.19 01:46

文/劉明洲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自主學習的意涵

所謂的自主學習,基本上指的是一個學習者能夠自己主導自己的學習,換言之,就是「當自己學習上的主人」。在實際操作上至少會有兩種不同層次的模式,一種是適合學校教學的學科自主學習,雖然學生有其學習的主導性,但還是在老師的教學設計引導之下,老師有一些學習規範設計還是要讓學生去遵守,例如派出適合的學習任務或學習單,老師會看學習的表現做教學設計的調整,這種的自主學習屬於是自我調節的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SRL),是自1980 年代末如Zimmerman、Pintrich 等學者所提出。不同於另一種學習者全然主導自己的學習,就像大人的自主學習,是所謂的自我導向的學習(Self Directed Learning, SDL),是1970 年代的成人教育學者Knowles 所倡導。一般而言,SRL 適合於學科的學習使用,例如語文、數學等,老師還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的實施等,但是在教學方法上就應該摒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遞方式,而多透過學習任務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至於SDL 則要讓學生更高度自我引導,因此可以在主題探索、專題式的學習活動進行操作。二種模式的基本元素,例如需要有自我監控、自我管理的過程是一樣的,差別的是教學設計與教師引導的程度不同。

自主學習才能有效學習 自主學習才能終身學習

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在教師培訓上就用「權」與「責」來看學習這件事,有著清楚的分析。學習上要當家做主,學習者就應該把權責承擔起來,「權」就是決定學什麼、怎麼學、什麼時候學等;「責」就是為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負責,所以學習者就有必要去檢視學習成果,並且必要時調整學習過程,讓學習成果更好。掌握了學習的權與責,學習者才會有負責任的學習,也才會是有效的學習。過往這樣的權責多少被家長甚至是老師扛起了一大部分,於是小孩子的課業沒有學好,可能家長比學生還擔心,甚至老師的壓力比學生還大,這畢竟不是正常的教育或學習歷程。儘管家長或老師對小朋友課業的關心與協助都是好事,但如何讓學習者,也就是小朋友本身主動的扛起權責,就是自主學習最核心的精神。

基於以上背景,可知近年自主學習被重視其來有自,除了讓學習者更有主導性、更有責任感去關注自己的學習之外,也同時可藉此改變教學現場的氛圍,透過活絡學習活動來增加活力,讓學習變成是主動的體驗過程;也同時符應家長及社會對於教育品質提升的期待。自主學習能夠引導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投入,也因此可以有更好的學習成果,也因此被認同而應用在教學現場。當然,就更長遠的目標而言,為了要邁向終身學習的社會,每一個國民都要具備自主學習的素養,能自主學習才可能終身學習。

科技輔助讓自主學習更容易成功

從SRL 的定義來看,儘管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體,但是在教學實踐上,老師還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有老師的優質教學設計才有學生的優質自主學習。但是要在課堂教學落實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畢竟不是簡單的事,牽涉到學生的個別化學習,老師不再是給一個指示讓所有學生做一樣的學習活動,而是要有差異化,能根據學生的狀況派出不同學習任務,並且需要去做後續教學管理,所以高度的自主學習始終不易在課堂教學被採用。所幸拜資訊科技的普及與進步,現在許多過程都可以藉由科技的協助來達成,例如以影片播放做教學內容傳遞、以教學平臺支援學習任務的派送與管理、以資料庫記錄學習的歷程資料、快速計算成績並分析學習表現等,讓每個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帳號管理下,有適合自己的學習過程與表現,在老師的引導下實現「因材施教」的理想。因為時機成熟了,因此教育部也對全國中小學推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除了打造軟硬體環境設施之外,就是現場教師的專業與素養培訓,尤其是自主學習的理論以及透過平臺實施教學的能力培養,並且希望三年內完成對全國教師的培訓。計畫也配合落實一〇八課綱的精神,未來幾年透過各校的教學觀摩,讓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的成果與效益逐漸擴展開來。

在自主學習(SRL)的教學實踐上,老師依舊扮演重要角色。(圖片提供:台灣知識庫)

教師推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的方法,儘管在資訊平臺與工具的選擇上有很多,但核心的精神還是要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依據教育部揭櫫的基本過程至少包含有四個:(1) 定標: 能夠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知道要學什麼;(2) 擇策: 能夠根據學習目標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3)監評: 能夠監督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成果;(4) 調節: 能根據學習的成果,例如是否能達成學習目標,做適當的改變。以前述的權責來劃分,前二者定標和擇策屬於學習的權; 後二者監評與調節屬於是學習的責。要做到「權責分明」,把學習的目標與成果做明確的定義,可以有利於教師的教學設計去遵循,以及學生的有目標的進行學習。「權責相輔」的意思是定標與擇策做的好,則監評與調節自然也就容易: 而好的監評調節再回饋回來對定標跟擇策做有效的調整,也是一個有效率的學習過程。畢竟學習並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過程,而是要在過程中時時因著「如何有效達成學習目標?」而作彈性調整。

產官學協力邁向自主學習新境界

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自主學習行為的落實對於中小學現場的學習表現有著明顯的提升效果,並且對於中低學習成就者的效果會明顯高於中高學習成就者,這結果告訴我們,自主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學習成就,並且是可以學習的;也基於科技的運用可以增加許多的優勢,因此做好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在平臺運用上,除了教育部的「因材網」支援SRL 相當成熟,且結合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在學習診斷上相當給力之外,包括PaGamO、均一、學習吧……等業界發展的平臺也都可以提供給現場做學習平臺的選擇,相信在產官學的攜手努力,配合教育部也推動偏鄉學校「班班有網路、生生有平板」的政策,加上為了延伸學習,讓科技的使用不中斷,有所謂THSD(Take Home School Device) 的專案,經由努力克服經費與行政上的種種問題,讓學生能夠把平板帶回家,讓課程的學習延伸到家庭,並藉此也促進師生的協同合作,一起關注也一起著力在下一代的學習。相信在科技的有效輔助之下,能落實自主學習的實踐,就可以為教育建立新的里程碑。

自主學習可以促進學習成就,並且加入科技輔助可以增加許多優勢。(圖片提供:台灣知識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