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 5 年級的小明(化名)是近期班上不寫功課的常客,排除孩子家中環境、校園環境等因素,才發現他是因父母感情狀況,才做出拒寫功課的行為。諮商心理師紀盈如說明,排除孩子有特殊傾向、客觀條件影響,不寫功課通常是心理因素居多,這孩子就是案例之一。
諮商心理師紀盈如提到,當初這位不寫功課的小明,是從該校輔導室轉介而來,無論家長、老師怎麼問都不說;怎麼請他寫功課他都不寫,讓所有人傷透腦筋。直到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談話,小明才坦言因為父母離婚,爸爸搬離家裡,因此不想寫功課。之後爸爸為了讓他寫功課,都會回家陪伴他,如果不是父親陪同的狀況,他就不寫功課。
孩子行為反常往往受 3 種因素影響
如果孩子突然反常、長時間的不願寫功課,紀盈如指出,雖然個案間存在一定差異,但排除特殊傾向後,原因通常分成主觀與客觀因素。客觀因素包含家中環境(如孩子在家無私人空間、人多嘴雜難專心等)主觀因素包含的則較為廣泛,大致可以分成 3 個類別。包括:
● 孩子個人喜好:不喜歡老師、不喜歡該學科、不認為寫功課有意義等。
● 家庭氛圍:父母離婚、父母吵架、親子關係、手足關係等。
● 身心狀態:精神疲憊、功課多壓力大、太繁忙、感到無助。
紀盈如認為,孩子的行為通常是家庭氛圍的鏡子,他們多少會使用自己的方式去達成目的,以小明例子說明,爸爸的離家讓小明感到失落,小明不知如何表達這份失落也沒有人可討論,而不寫功課的行為只是反應其心中對父母分離的內在感受。
「我們常在離婚家庭的孩子身上看見這些反應,孩子的表面行為往往反應了他們內在的狀態。」只要父母一起出現或給予關心,孩子的心理得到滿足,表面的問題行為就會減緩,但此並非治本之道,此時父母應試著解釋孩子的行為,一起合作協助孩子化解心中的失落。
家長學習 2 引導步驟,避免大人小孩都無助
當孩子發生狀況了,家長要察覺並引導他們,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紀盈如強調,孩子有時不一定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若只是重複詢問他們「怎麼了?」家長恐怕也不會得到想要的答案。因此紀盈如也提供給家長 2 個步驟,才不會孩子陷入父母、小孩都無助的窘境。
步驟 1:家長需覺察
事出必有因,如果孩子突然「長時間」的不寫功課,家長一定要察覺孩子出狀況了。紀盈如提到,以小明為例,他的父母都很驚訝,孩子是受他們夫妻感情影響而不寫功課。因此家長需要思考孩子行為的背後是什麼原因,而不是只因孩童行為不如預期而生氣。
不過,雖然爸爸媽媽們願意深究孩子行為後的原因,但通常只會思考「孩子是不是遇到挫折?」、「在學校被欺負?」而較少檢視是否為家庭關係影響孩子。紀盈如認為,若要讓家長察覺是家庭關係使孩子產生變化,往往需要他人提點。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行為反常,不妨請家長們問問自己,究竟是孩子個人原因,還是家庭關係造成的呢?
步驟 2:引導孩子說出原因
紀盈如提醒,當家長覺察後,需要去向孩子確認事實,才能找出緣由並解決。因此她建議,家長可以先自己思考原因,再慢慢引導孩子將心裡感受說出口、說清楚。父母先自己思考可能的原因,就不會每次談話都很無助,認為「孩子為什麼都不說?」對孩子也會比較有耐心,並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
不過紀盈如強調,沒有天生愛寫功課的孩子,因此家長與其尋找引導孩子寫作業的方法,不如思考為何孩子原先願意寫、後來卻不想寫,去探究落差背後的原因,才是父母們最該做的事情。
文/陳韋彤 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