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伴隨著揮之不去的情緒低落,這種症狀是如此嚴重,以至於擾亂日常生活。不過,根據最新研究指出,一種新的個人化憂鬱症治療模式,將能預測一個人何時有發作的風險,或者針對個人疾病發展評估可使用的最佳藥物。
隨著醫師和科學家努力研究憂鬱症這個全球流行病,有個想法越來越受歡迎,是在憂鬱症發作之前識別處於危險中的人,並在未來保護他們的心理健康。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心理學副教授 Eiko Fried 博士說,憂鬱症的第一次發作是第二次發作的觸發因素,所以從科學上講,預防第一次發作的可能性很大。
Fried 博士是研究專案「WARN-D」的首席研究員,該專案目的在預測誰有憂鬱症的風險,然後產生一個個人化的程式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WARN-D」是第一個試圖建立可靠預警系統的研究,將採用手機 App 的形式,可以實時監控使用者的心理健康,並將此資訊與使用者的社會、心理和生物資訊結合,希望在人們接近憂鬱症臨界點時拉住他們。
首先,研究人員必須挑選大量數據,尋找容易罹患憂鬱症者之間的共同特徵。他們根據一系列複雜的特徵對人們進行分類,這些特徵包括個性(例如外向與內向),催化疾病發展的因素(例如童年創傷),以及一個人從挫折中恢復過來的能力(也稱為心理韌性)。不同族群可能會對不同的介入措施做出反應,這代表必須量身定製預防計劃才能成功。
該研究招募了 2,000 名年輕成年學生,因為這個族群中的人有極高比例受到憂鬱症的影響,Fried 博士指出,早發性憂鬱症與一個人一生中更糟糕的臨床結果有關,許多年輕人一生中有超過 20% 的時間將處於憂鬱狀態。
參與研究的年輕學生佩戴智慧手錶,手錶追蹤步數到睡眠時數等各式數據,並使用心跳感測器監測壓力水平。此外,學生每天被問 4 次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關於他們睡得有多好、他們感覺有多快樂、他們有多生氣以及他們當時正在做什麼。每個星期天,學生們都會收到一些關於焦慮和憂鬱的廣泛問題,例如本週最美好和最糟糕的事件是什麼?
Fried 博士表示,重點是搞清楚人們在壓力反應方面的不同之處,以及他們的相似之處,一旦找到了交集,就可以開始研究使人們更具心理韌性的系統。
人造大腦模型可確定最適合患者的抗憂鬱藥物
憂鬱症的症狀包括強烈的悲傷、疲倦、腦霧、睡眠障礙、食欲不振以及對原本有興趣的活動缺乏熱忱。這些情況的原因涉及許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一些是生物因素,另一些是環境因素。
基因可能發揮作用,如果家庭中的某個人罹患憂鬱症,一個人就更容易受到憂鬱症影響。而潛在的觸發因素包括壓力、貧困、疾病、荷爾蒙變化和創傷性生活事件,如童年逆境和喪親之痛。
儘管一些研究表明藥物可以提供協助,但抗憂鬱藥的效果充其量是偶然的,只有一半的患者對第一張處方有正面反應。因此,從一開始就獲得正確藥物將對患者產生重大影響,並減輕醫師的壓力。
神經科學家 Talia Cohen Solal 博士專門開發個人化憂鬱症治療的工具,在研究專案「RxMine」中,她使用「培養皿中的大腦」模型,在實驗室中使用幹細胞技術從血液樣本中生成人腦幹細胞,來確定最適合每個患者的抗憂鬱藥。
在早期的研究中,Cohen Solal 博士的團隊在腦組織中發現被稱為「生物標記」的特定細胞變化,這些變化與患者對給定藥物的反應有關。為了使一個人對抗憂鬱藥有成功的反應,必須在生成的大腦模型中發現這些相應生物標記水平的充分變化。
研究人員設想了一個世界,所有憂鬱症患者都接受檢測,以確定哪種藥物最適合他們的病情,這可以將與憂鬱症相關的醫療費用降低 43%。該團隊正在將其試驗擴展到新藥,同時研究如何提高其檢測程式的效率。
Cohen Solal 博士提到,研究專案最終希望看到的是快速追蹤正確的治療,如此一來,患者就不再需要負擔難以承受且可能危及生命的藥物試驗與選擇過程。
文/孫珞軒、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憂鬱症是成人最常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關於憂鬱症的 5 大迷思與可能忽略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