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除了專業課程要修,「通識」課程更被規定為畢業門檻,非客家學院的學生,也有機會在大學修習,客家相關通識課程,客委會近年補助超過20所大專院校開設30門通識課,希望「客家學」能廣泛進入大學校園中,繼續來看,記者胡吰誌、徐榮駿、黃映婕,帶來的專題報導。 「618過號,請到8號櫃台。」 大小病痛、疑難雜症,多數民眾馬上想到的就是去醫院治療。 「你這樣頭痛多久了,好多年了。」 第一線醫護人員每天面對大量病患、家屬,但您知道嗎?有時醫病之間可能因為地域、年齡層等,甚至連「溝通」都產生問題,在臺灣,4到7年的醫學人才養成計畫,「語言溝通」該教嗎? 記者 胡吰誌:「走在醫學大學校園當中,這裡不僅僅是培育醫師、護理人員等,相關的醫療專業人才,在這裡上的課程,不單單只有醫療以及相關的專業課程,沒想到,在這間醫學大學的教室裡,現在正在進行的課堂是『醫用客語』。」 「門診時間表、門診時間表。」 台下來自醫學、護理、藥學、長照等科系學生,有的從大一就開始累積客語能力,為職涯規畫超前部署。 臺北醫學大學學生 吳政謙:「那因為我自己念醫學系的關係,就是我覺得實務上來說,學客語也可以幫助我,以後在臺灣服務的時候,可以有機會用到這個語言,去和病人講話,會讓人覺得可能比較有親切感。」 臺北醫學大學學生 曾詠恩:「(學到客語)醫用的詞彙,所以我、我想說我以後,如果在藥局,醫院的藥局或是社區的藥局,都有機會可以遇到客家鄉親。」 教了這門課18年的張清泉很有感,他發現客庄長者有時隻身去看病,卻因語言溝通很無助。 臺北醫學大學教師 張清泉:「我會陪我的學生去醫療的服務隊,(學生們)遇到客家人,那客家人(講客語),他們學生們不知道要怎麼跟他們回答。」 不僅在像醫學大學這類的專業型大學開設客語通識課程,綜合型大學科系多元,未來各行各業都有機會接觸客家文化。 「不好受吧,那個越南的,那個越南的、那個越南人啊!」 元智大學通識課程「客家與臺灣」,從校園所在地桃園出發,以課堂「置入性」行銷客家。 元智大學教師 徐富美:「學生的動機是,我對這個(客家)一無所知,除了少數客家人之外,置入性行銷,我想透過教育,講幾句客家話,那講得怪腔怪調我們覺得很有趣,可是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好的嘗試。」 「一般廂房的三合院是不一樣的,你們可以看一下,這個是最傳統的客家居。」 探索、導覽、田調、教育,元智大學2017年開始,創立「桃園文化廊道工作隊」,師生觀察在地文學、歷史、生活記憶和客家文化 元智大學教師 張泓斌:「在教室裡講課,然後還有去外面做校外教學,不是這客家重點發展的學校,也有這種的課程可以學習到客家文化。」 大學教師集思廣益開設客家通識課程,讓不分科系學生,都有機會講客語、接觸客家,客委會近年雖然補助大專院校,開設逾30門客家通識課,但如何集中火力,又能廣泛挹注多校相關資源,讓「客家學」結合大學本位專業,仍舊需要中央、地方、客家主管機關,多方思考、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