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岩礦壺藝名家林育賢攜最新作品來訪

報新聞/編輯部 2022.12.27 11:44

文/吳德亮

疫情肆虐三年多,觀光客沒了、小三通停了、兩岸交流幾乎完全停滯了、茶品與茶器的銷售受到嚴重衝擊……。所幸仍有為數不少的陶藝家依然創作不懈,例如我曾經報導的台灣岩礦壺第四代林育賢,繼2019年我在台北市定古蹟「新芳春行」策辦的「台灣岩礦壺名家大展」,與去年在「彰化縣美術館」岩礦家族聯展創下佳績後,儘管迫於現實,必須到咖啡館打工維持生計,但其他時間都待在租來的貨櫃屋裡埋首創作,以「一個人的武林」樂觀地跟疫情賽跑。

右:岩礦壺藝名家林育賢
左:吳德亮

許久不見,林育賢今日又攜來十多件迥異於其他岩礦名家風格的作品,希望聽聽我的意見:
與一般名家壺最大的不同特色,在充滿創意且實用性百分百的造型、粗獷中清晰可見的細膩質感,以及冷暖色彩的交融搭配。

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的林育賢,算是「科班」出身了,他喜歡在飽滿色澤的繪畫元素中追求意境,卻又含蓄地運用柔和婉約的色彩,為茶器披上沉穩漸進的暮色,在燈下仔細觀看,不難感覺萬點星光在天際中撞擊上升的蓊鬱,彷彿一群螢火蟲在初夏的歡呼中起飛,穿過重重的黑暗為茶香照路,欲言又止的昏黃且擠出縷縷輕煙,在飄渺的濃霧中忽隱忽現,再放任青色宛如流星雨般大快灑落。


常有茶人質疑台灣岩礦壺過於粗獷或沉重,或多半僅能沖泡重發酵茶品等,無法受到現今女性為主的茶藝人士普遍青睞。第一代開創者之一的鄧丁壽特別以細緻婉約的土坯與技法,再度開創「岩砂壺」作為區隔。但林育賢不甘於將自己陷入岩礦(北部)與岩砂(中部)之間的矛盾情懷,無論造型與坯土質感都明顯朝著「粗中有細」的方向發展,並將岩礦比例與胎壁厚薄反覆試煉,而有流水般飄逸的細緻觸感呈現,沖泡清香茶品也不虞失真。

燈光下仔細端詳新作,在飽滿色澤的繪畫意境中追求瀹茶的意境,也含蓄地為茶器披上柔和婉約的氛圍:如渾圓飽滿的壺身、玲瓏有致的曲線;看似簡約,卻包含馬鞍、竹節、朝笏等意象構成的紋飾壺把;或如深邃海洋中莫測高深的黑潮,在陽光穿透金色光點注入的湛藍中逐一覺醒。他說搬到貨櫃屋新購的二手窯歷經不斷試煉,不斷燒壞作品的打擊依然無法動搖他創作的激情,更讓我深深感動。

The post 岩礦壺藝名家林育賢攜最新作品來訪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