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曾經是檳榔的重要產地,最高曾達到5800公噸,政府獎勵檳榔廢園轉作後,光復鄉就自組生態農場,以共同契作的方式推廣油茶種植,加上農會也開始成立產銷班,未來要與地方共同聯手,建立光復的油茶產業鏈。 今年72歲的高忠賢,8年前退休後,配合政府檳榔廢園轉作政策,在光復鄉種了1公頃的油茶,油茶的管理粗放,強調不過度施肥也不噴農藥,目前油茶收成已漸入佳境。 花蓮縣光復鄉農民 高忠賢:「剛開始小棵不好種,不容易那個照顧,差不多3、4年以後就比較好照顧,5、6年以後,可能開始長的時候,才會慢慢會有一點收入。」 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總幹事 張秀真:「盡量都用(人工)除草的,盡量說比較不要,放這麼多(化肥)農藥,做認證這方面,(所以對環境比較好是嗎),對 當然對環境較好。」 看準油茶市場性,光復在地的生態農場,集結35位農友契作,約18公頃的油茶園,自2016年推動以來,成功取得有機驗證近4公頃,產銷履歷認證也有12多公頃,成績斐然,並且和農會產銷班合作,希望逐步建立光復油茶產業鏈,取代傳統檳榔種作。 花蓮縣光豐地區農會總幹事 張明發:「我們現在有1班的苦茶油(產銷班),目前差不多有2、30甲,有成立一個班這樣,這種好的東西,就要透過我們很多的行銷廣告來做,讓大家知道。」 水保局花蓮分局分局長 林宏鳴:「很多山坡地像種了很多檳榔,但是它的根系很淺,所以對這個我們保護水土的功效,真的是很差,那我們就很鼓勵農友可以盡量,來改種一些比較深根性的。」 農民的努力也有收穫,今年在地生產製作的苦茶油,經過評鑑還獲得國際油品大獎,不但打開知名度,也增加農民生產動力,要繼續研發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