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中國嚴格清零爆發「白紙運動」! 醫:「政治凌駕專業」恐將種下禍因

潮健康/peter20333u 2022.12.02 12:00



潮健康/編輯部


近日中國政府嚴格「清零」的舉動使民怨高漲,民眾更發起「白紙運動」以表達對當局的不滿與抗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白紙運動的背後揭示了中國政府公衛決策的缺失:「厭惡風險」恐不僅加速醫療系統的崩潰,日後更可能種下經濟問題的種子。


免疫牆不足、疫苗效力不夠!  研究早已預言中國防疫挫敗?


免疫牆不足、疫苗效力不夠!  研究早已預言中國防疫挫敗?

姜冠宇醫師表示,中國近日報告的確診人數屢創歷史新高,每天約有近40,000 例的確診個案。造成該結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免疫牆」不足──中國約有90%的人口接種2疫苗,接種人口雖超越美國,但在60歲以上(約2.67億人)的人口中,卻有三分之一尚未接種第3劑,甚至只有30%的80歲以上障者接種了一劑追加劑。


另外,接種國藥(Sinopharm)與科興(SinoVac)等「滅活疫苗」,效果對今年開始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效力明顯不足,作為加強針的效力則更為低落。姜冠宇醫師更進一步指出,今年刊載於《Nature Medicine》的文獻,似乎就預示了中國今日嚴峻的圖景。


該研究團隊建立具有不同感染率、接種狀況、個人措施(如戴口罩)等參數的模型,預估在6個月的時間內,中國可能將經歷以下狀況:


一、將增加1.122億的有症狀案例。


二、超過270萬確診者進入重症加護病房(ICU),超過ICU容量的15.6倍。


三、155萬人死亡,其中75%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人口。


中國10種mRNA疫苗面臨難產! 中國找到解決方法卻「錯失良機」?


國內10種mRNA疫苗面臨難產! 中國找到解決方法卻「錯失良機」?

另外,亞洲開發銀行(ADB)也強調中國衛生系統的缺陷。上個月亞洲開發銀行批准了一筆 3 億美元的貸款,用於改善中國2個較貧困地區的公共衛生服務。專家指出,這次的大流行揭示了國家資助與醫療保健系統的差距,並表明中國的醫院「特別容易受到入院人數爆增的影響」。總的而言,中國醫療保健制度的不足,以及隨之而來的硬性封鎖、經濟衰退,恐怕是中國確診數爆增、疫情逐漸失控的禍首。


姜冠宇醫師指出,若要緩解中國目前的疫情,最好的選擇是採取較為激進且大規模的疫苗接種措施,尤其是老年族群。而當局確實也開始實施,但恐怕為時已晚。雖然當地專家認為,3劑疫苗對嚴重疾病和死亡提供了足夠水平的保護,但與西方普遍使用的mRNA技術相比,減活疫苗的效果較差且效力更短。


「理想情況下,他們應該要使用mRNA疫苗,但供應量為何尚不得而知。中國有大約10種mRNA疫苗正在開發中,但每一種都面臨難產的狀況。」


缺乏信任、懼怕風險導致經濟崩潰?  醫呼籲:「政治」勿凌駕於專業之上


缺乏信任、懼怕風險導致經濟崩潰?  醫呼籲:「政治」勿凌駕於專業之上

姜冠宇醫師表示,中國的疫苗接種政策正面臨挑戰。雖然當局也當心大規模的長者疫苗接踵會引發「巨大的社會阻力」。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死亡人數飆漲,「北京不能容忍像台灣那樣出現0.2%的死亡率,因此嚴格的防疫措施仍然存在,為日後的經濟風險埋下可能的未爆彈。」


姜冠宇醫師指出,中國政府認為政治與經濟風險,凌駕於授權外國技術來增加接種的好處。失去民族自豪感的代價,代表也將失去對外國競爭的保護優勢。不過,這樣的行為也無情地削弱了消費者需求,並阻礙著製造業的發展,截至目前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已升至創紀錄的20%,成為巨大的經濟隱憂之一。


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樂觀,認為中國目前的疫情僅是「陣痛期」。分析中國政府文件諮詢公司「Bilby」的Ryan Manuel表示,北京方面已根據從全國各地派遣醫療支持團隊的能力,最終開始分階段重新開放;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也於11月30日表示,中國的疫情防控將面臨新的情勢與任務,代表其可能將放棄動態清零、防疫方向將有所轉變。


至於放眼台灣防疫,姜冠宇醫師建議有關當局,可慢慢地恢復到「疾管署」的角色,與民眾適度溝通即可,因為科學事實就擺在眼前,需要一連串正確的決策才能挺過日新月異的新冠疫情。不過,中國人口之多、腹地之大,若出現一波大規模感染且失去控制,會對全球或台灣的下一波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變數?值得有關單位與民眾持續觀察。


「現在暫時可以笑看接下來的變異株、並切記與中國走不一樣的路,也就是避免『政治凌駕專業』這件事情!」




資料來源:
中國白紙運動與防疫清零-姜冠宇醫師



延伸閱讀:
12月1日起戶外「免戴口罩」! 重症醫曝脫罩前必知「6件事」
解封曙光未遠 病毒變異猶烈! 大魔王「XBB」變異株跨年侵台? 未打疫苗恐多5千重症



原文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