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國防部今(9)日公布最新版國防報告書,其中我國軍使用無人機狀況似乎成謎,國產「銳鳶」、「紅雀」無人機未見於正式報告書,而美軍赫赫有名的收割者「MQ-9B」,以及傳聞許久的「劍翔」無人機,則在籌獲裝備之列,同列為遠程打擊武器項目。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縮寫:UAV,小型者或稱為Drone)為二戰後開發的武器系統,最早使用於靶機,用以訓練防空戰鬥,後發展無人機為偵查任務用,至於嘗試使用無人機為攻擊任務,以代替有人駕駛的戰機,則為近20年來科技較為成熟才得以成形。
我國無人機主要由中科院研究製造,包括銳鳶、劍翔、紅雀等無人機,均曾經於不同媒體披露。有趣的是,在最新版國防報告書中,銳鴛、紅雀兩種無人機均未出現於正式的報告書中,而劍翔無人機則與美國軍售4架共6億美元收割者MQ-9B,同列為建案籌獲中的遠程打擊武器項目。
雖然在正式國防報告書中未列出,但同步出版的「漫畫版」報告書中卻列為正式裝備,其中紅雀微型無人機列在單兵裝備之列,夾在紅隼反裝甲火箭與標槍反裝甲飛彈之間,銳鳶無人機則列為海軍裝備,被放在反潛直昇機與快速布雷艇之間。
由於我國無人機系統開發並非順遂,銳鳶無人機一度被海軍退役參謀長李皓公開質疑,有效作業距離僅30浬,頻頻受到干擾而墜機,欠缺實戰價值;而單兵使用的紅雀無人機自2017年配發海軍陸戰隊30架至今,除墜機3次見報外,仍未見後續建案,也令人懷疑是否發生滯礙難行問題。
至於劍翔無人機,一般相信仿製自以色列上世紀末研發的「哈比無人機」(Harpy),以追蹤雷達信號源並做衝撞攻擊的反輻射自殺無人機。2017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時,中科院以12架聯裝於一輛卡車上展出劍翔無人機,2019年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以「劍翔計劃」為名,編列5年800億元預算建案,但進度至今尚未曝光。
照片來源:翻攝自國防報告書、漫畫版報告書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