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北醫舉辦首屆生醫新創論壇!校友揭防堵新興病毒方法

NOW健康/ 2022.11.14 13:25
新聞圖片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日前舉辦第1屆校友生醫新創論壇,邀請來自生醫領域新創校友分享學研創業經驗,論壇除了聚焦近年生醫產業熱門領域,包括AI智慧醫療、精準醫療、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等最新進展與現況,同時解析如何讓研究與市場需求結合,從實驗室走向新創公司。


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 可快速找出新興病原


近年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市場方興未艾,多數人聚焦NGS在臨床治療應用,尤其是癌症精準醫療、藥物基因體學等。本次論壇活動召集人、圖爾思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劉君豪在論壇上特別對外介紹次世代基因序技術在微生物研究的應用。


▲台北醫學大學第1屆校友生醫新創論壇召集人、圖爾思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劉君豪對外說明次世代基因序技術在微生物研究的應用。(圖/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提供)


劉君豪直言,在人身上的微生物基因是人體基因的100倍,人類基因體可以定序,卻不容易改變。若可以更加了解人身上的微生物,透過飲食或其他方法調控,從「理解它」到「調控它」,就能「透過管理微生物來管理人類健康」。


劉君豪以腸道菌研究做進一步說明,腸道菌有不少是厭氧菌,一般技術培養不出來,要厭氧培養才培養得出來,但是,定序檢測就不會有相關限制。面對病原體不明的發燒患者,傳統上要確認感染病原體可能需要透過培養,但有時候不一定培養得出來,且就算可以培養,要培養出像是結核菌等可能需要2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就會影響臨床醫師用藥選擇;這時若能使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最快24小時就能找出結果。


其實不只是人體微生物,劉君豪說,在環境中包括水體、土壤、甚至空氣中也都有微生物。當下一個大流行病來臨的時候,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進行微生物公共監測,有機會能更迅速找出未知的新興病原體。


富禾生醫以人工智慧演算法 找出患者的免疫缺失 


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則在論壇上分享,富禾生醫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其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研發能量。為了讓臨床醫師更好理解病人的免疫缺失,富禾生醫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將富禾生醫核心的精準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區分出1,700種以上的細胞亞群,概化成「免疫六力」(Six Immunity Forces)。其中「癌症免疫指標」經過與醫院合作驗證後,證明此方法的專一性和敏感度可接近100%。


▲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談到,為了讓臨床醫師更好理解病人的免疫缺失,富禾生醫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將旗下平台區分成1,700種以上的細胞亞群,概化成「免疫六力」。(圖/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提供)


李建謀指出,富禾生醫的循環腫瘤細胞液態切片技術使用約500ul的微少血液,透過多腫瘤標記,不僅能辨別出CTC的抗原標誌、幫助患者針對腫瘤特性篩選藥物。他透露,這些檢測技術未來能透過「實驗室開發檢測」(LDTs)的方式,實際在臨床上幫助病人篩選合適的標靶藥物,目前已在亞東醫院進行臨床試驗,可作為搭配臨床藥物診斷的工具,預計台大、北榮、高醫也將著手進行此驗證。


醫學系畢業非只有1條路 臨床醫學人才向外拓展


有別於過往專注在臨床醫療發展與科研成果發表,這也是北醫校友總會第1次舉辦新創論壇。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李靜蘭表示,期能藉此強化校友與校友、校友與校園間的鏈結,建構資訊與資源流通平台,打造北醫創業生態系。


▲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李靜蘭表示,希望藉由此次論壇,強化校友與校友、校友與校園間的鏈結。(圖/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透露,北醫建校迄今有62年歷史,目前光是在校博、碩、學士就有近6千人,畢業校友更是超過5萬人,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校友,「以前學研單位是象牙塔,自己埋頭研究;現在則是強調生態圈。」所以除了學校要走出去,也希望校友能回學校,透過新創論壇這類活動,讓在學學生或研究人員找到最適合的典範。


陳瑞杰坦言,新一代台灣醫師跟早年不同,越來越多臨床醫學人才往外走,不管是資訊、工程或是其他領域,都在想著有沒有辦法走出跟前輩不一樣的路。因此,學校致力於營造多元發展的環境,北醫「不僅要能提供環境給第1名的學生未來當教授、當院長、當院士,也要能讓其他人有機會能當總經理、董事長。有人帶領學生,有人資助學校,形成一個得以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


更多NOW健康報導
▸15年後甲狀腺癌復發肺轉移! 積極治療仍可與癌共存
▸【影音】糖尿病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醫示警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