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以為搬重物閃到腰,下背痛發現脊椎已多處斷裂…醫師:骨鬆最怕髖部骨折,死亡率堪比癌症

良醫健康/ 吳佩琪 2022.10.25 09:00
以為搬重物閃到腰,下背痛發現脊椎已多處斷裂…醫師:骨鬆最怕髖部骨折,死亡率堪比癌症https://ihealth.bwnet.com.tw/CT_Column/2022/09/d04ca0ad-29a4-8264-e1e0-cf18a5b0a227.jpghttps://ihealth.bwnet.com.tw/CT_Column/2022/09/d04ca0ad-29a4-8264-e1e0-cf18a5b0a227.jpg

陳阿嬤平時喜歡「拈花惹草」,自家陽台種滿各式各樣的盆栽;幾天前,當她彎腰搬花盆時,突然聽到身體發出「啪」的一聲,接著就開始下背疼痛。今年已經快70歲的她,原本以為只是筋骨太硬,所以才閃到腰,但這次疼痛感實在太強烈了,於是只好就醫。醫師幫她照了X光後,確認腰椎第一節已斷裂,也就是「脊椎壓迫性骨折」;更令人訝異的是,其實阿嬤的脊椎骨早已斷了7、8節,只是因為她太能忍痛,所以才沒發現而已!

髖部骨折臥床機率高 更恐因併發症致死

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陳昆輝主任指出,臨床上,確實有很多老人家跟陳阿嬤的情況類似,最嚴重者,甚至脊椎已經斷了多節卻不自知。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兇手,其實就是「骨質疏鬆症」,當骨質隨著年紀不知不覺地流失,骨密度不斷地惡化,脊椎就隨時有塌陷、斷裂的危險。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鬆脆弱性骨折的其中一種,而隨著年紀的不同,⻣鬆性骨折發生的部位也有所差異;50多歲時以腕部遠端尺橈骨骨折為主,60歲左右則是脊椎壓迫性骨折,一直到70歲時,髖部骨折就會逐漸增多。陳昆輝主任表示,髖部是承受身體最多重量的關節,一旦骨折,身體喪失承重能力,臥床的機率就非常高,甚至可能因併發症致死。根據統計,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後的粗死亡率高達兩成多1,相當於乳癌三、四期的死亡風險2

年齡減體重大於20風險高 及早檢測掌握骨質狀況

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很多人雖然沒有症狀,卻早已是骨鬆的候選人。除了年紀大的長者及停經婦女之外,慢性病及癌症患者、缺乏運動或營養不良者、體重過輕及肌少症,都是骨鬆的高風險族群。陳昆輝主任建議,一個很簡單的評估方式是「如果體重大於或等於年齡,骨鬆風險較低;年齡大於體重,屬於中度風險;年齡減體重大於20,就屬於高風險族群3。」,另一個評估方式是當家中長輩身高和年輕時相差4公分以上、駝背越來越嚴重或經常下背疼痛,最好盡快至醫院進一步檢查。

骨鬆篩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進行標準的DXA骨密度檢測,利用T值來判斷骨質情況。此外,臨床上還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家族史及骨折病史等,來判斷是否具有骨鬆風險;抽血檢測骨質是否有代謝過快或生長較慢等問題,則是骨鬆研究常用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對骨鬆的定義為骨密度T值等於或小於-2.5,若再合併一個以上的骨鬆脆弱性骨折,就符合「嚴重性骨質疏鬆症」。不過,臨床上常見患者骨密度T值怎麼測都大於-2.5,卻發生多次骨折的情況;陳昆輝主任認為,骨鬆性骨折屬於「低能量創傷骨折」,也就是患者只要輕微地碰撞、站立高度跌倒,甚至彎腰或咳嗽,就可能導致骨折,且再次骨折的機率非常高,因此更要及早防治骨鬆。他建議,即使骨密度T值大於-2.5,只要有任何一節脊椎椎體高度變形差過20%時,就應該診斷為骨鬆,並且讓患者接受持續性的骨鬆照護及治療。

骨鬆治療如慢性病 持續進行才能避免骨折

骨鬆治療是一場長期戰役,不管藥物或非藥物治療都要持之以恆,才能看見效果。陳昆輝主任提到,藥物治療可分為一線及二線用藥;一線用藥屬於抗骨質吸收劑,作用是減少骨質流失,目前有雙磷酸鹽類、單株抗體、女性荷爾蒙受體調節劑及女性荷爾蒙等種類;如果骨鬆問題更嚴重,就會開始使用二線用藥,也就是促進骨生成的藥物,像是甲狀腺素、硬化蛋白(sclerostin)抑制劑等,建議患者應配合醫師選擇適合的藥物積極治療。

「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藥物都須持續服用,骨鬆治療當然也不能中斷!」陳昆輝主任坦言,由於骨鬆未骨折前或骨折癒合後不痛不癢,原本就常有患者不按時回診或自行停藥,新冠疫情之後,中斷治療的情況就更為嚴重。他建議,疫情期間若家中長輩不願至大醫院就醫,可以利用遠距醫療、視訊或電話問診等方式,之後再請打滿三劑疫苗的家人至醫院拿藥;若是針劑的話,則可以協商住家附近診所幫忙施打。除了藥物治療,多攝取含維生素D,蛋白質及鈣的食物、多曬太陽以轉化維生素D2成為D3、多運動等,都是防治骨鬆的重要治療方式。

陳昆輝主任表示,防治骨鬆的主要目標是避免骨折,「英國研究指出,預防長者骨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讓他們戴老花眼鏡,視線清楚,就能大幅減少跌倒造成骨折的機率!」因此改善家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避免浴室積水、加裝防滑設備、馬桶及浴缸側邊安裝扶手,以及使用感應燈具,避免長輩半夜如廁時滑倒。陳昆輝主任提醒,防疫之外也別忘了防治骨鬆,千萬別因為疫情就忽略骨鬆及骨折的危險性!

1. 參考資料:IOF. https://www.osteoporosis.foundation/ (Accessed: April 2022)
2.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109 年主要癌症死因順位死亡數與死亡率。110 年9 月1 日版本。
3. 參考資料:Cosman F, et al.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Osteoporos Int 2014;25:2359–81.

新聞圖片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476-PRO-2022-Sep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