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投書】「羅伊案」被推翻 美駐日內瓦大使公開反對墮胎引發熱議

匯流新聞網/李 映萱 2022.10.08 09:28

李德華/自由撰稿人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正式作出判決,推翻了在美國墮胎權問題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並將墮胎的合法性問題留給了各州應對,這意味著結束了近50年來對女性墮胎權的憲法保護。這一判決在全世界引發軒然大波。

「羅伊訴韋德案」在美國墮胎權問題上具有裏程碑意義。1972年,得克薩斯州的兩名年輕人威丁頓和科菲試圖挑戰當時的墮胎政策。她們選中了一名希望墮胎的21歲女性,化名為簡·羅,韋德則是當時的檢察官。幾經周折,1973年1月22日,美國聯邦高院最後以7比2的表決,確認婦女決定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等於承認美國墮胎的合法化。然而,近半個世紀後,一切回到原點。「羅伊訴韋德案」被推翻後,接下來,美國各州可以自行制定關於墮胎的法律。而據美媒報道,至少26個州已有或正在推進相關法律,這意味著,美國成百上千萬女性可能會失去合法的墮胎權利。

事實上,即使在此次裁決之前,美國女性也並未在真正意義上擁有墮胎自由。羅伊案之後,在反對墮胎自由的親生命權人士遊說之下,對該問題持保守主義態度的各州通過在法律上設置障礙,例如拒絕將墮胎費用納入低收入人群政府醫療補助計劃的清單之中,迫使女性因經濟問題放棄墮胎。取消墮胎權的憲法保護將對美國婦女權益造成進一步傷害。目前,美國的孕產婦死亡率已經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限制墮胎法將使那些保守主義州的嬰兒和孕產婦死亡率更高。對於低收入人群特別是青少年、有色人種、移民和難民等來說,因無力支付旅行、請假等費用,他們受墮胎限制的影響將會更大。

縱觀美國社會對女性權利的保護情況,最高法院的此次判決似乎是在預料之中。自1920年美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賦予女性選舉權以來,美國女性權利得到較大提升,但近年來的民調顯示仍有75%的美國人認為國家需在實現性別平等上作出更多努力。美國民權同盟指出,1963年《同酬法》通過之時,女性工資僅為男性的59%;如今,女性工資依舊僅為男性的78%,其中少數族裔的女性工資更低,黑人女性和拉丁裔女性的工資僅為白人男性的64%和54%。此外,正如近年來席卷歐美的反性騷擾運動所揭露的,美國女性在工作場所遭遇性別歧視、性騷擾甚至性侵犯的現象相當普遍。

美國最高法院和部分地方政府對女性墮胎權的限制極大地損害了美國女性的隱私權和人身安全權等基本人權。不僅如此,美國還是迄今尚未批准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少數國家之一。這一切都在事實上暴露了美國在人權問題奉行“雙重標准”——在國際上宣揚普世人權,又在實踐上踐踏本國婦女基本人權。

此前,美國國務院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遭到多國政府和學者譴責。菲律賓學者安娜•羅薩裏奧•馬林達-烏伊在其專欄文章中批評美國的雙標和虛偽,他們肆無忌憚地指責和抨擊他國人權,采取雙重標准和虛偽的態度,好像美國在人權問題上占據道德制高點和倫理優勢,仿佛美國是“世界人權法官和榜樣”。

美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安德魯·布雷姆伯格(Andrew Bremberg)就曾在公開場合宣稱,不應允許強奸和性暴力的受害者終止妊娠,他認為性侵犯受害者無權墮胎,人權不包括墮胎。布雷姆伯格一面無視美國政府踐踏婦女人權的現實,一面不斷插手幹涉他國的人權問題,因此曾被質疑其在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的提名人資格。美國人權觀察代理婦女權利聯席主任阿曼達·克拉辛(Amanda Klasing)就聯合36個人權組織向美國參議院遞交了一封呼籲拒絕布雷姆伯格的提名的信;美國健康與性別平等中心(CHANGE)政策研究主任卑爾根庫珀(Bergen Cooper)稱布雷姆伯格是傷害了全球女性的罪人。

婦女權利是基本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安全和合法墮胎的權利更是深植於國際人權法規之中,是保障包括生命權、人身安全權、隱私權等在內的更廣泛人權的一項關鍵權利。數據顯示,過去幾十年裏已有50多個國家放寬了墮胎相關的法令。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裏克表示,“聯合國反複重申生殖權利是婦女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協議維護的人權的一項原則,並在世界許多地方不同程度上反映在法律中。限制墮胎不會阻止人們追求墮胎,只會使墮胎更加危險。”如今,長期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卻反其道而行,取消了憲法層面對女性墮胎權的保護。對此,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將其描述為是「對婦女人權和性別平等的巨大打擊」,英法加等國首腦都予以譴責,認為美國此舉是人權的「巨大倒退」。

 

圖片來源:李德華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國稅局「站崗」查小吃,要有良心啊!

【投書】「數位發展部」是「數位中介法」借屍還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