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東海建築系師生設計永續「智能種子屋」 獲日本優良設計獎

勁報/張亞痕 2022.09.28 20:08
新聞圖片(勁報記者張亞痕/臺中報導)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師生設計研究團隊在校內打造的永續「智能種子屋」,獲得2022年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此項設計以創造「韌性」未來生活空間為議題,提出綠色生活、遠距共生、智能空間等三大居住概念,透過AIoT智慧物聯網科技,打造代表「城市」與「鄉村」的智能種子屋。今年也將開放預約參訪,讓更多人認識減碳、創能、平衡的「自主性建築」特色。 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為全球四大設計獎之一,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獎」的美譽,本次獲獎的「智能種子屋建置計畫」(SEED House: Living in Equilibrium with Environmental Intelligence)是兩年前在大渡山-東海AI中心的挹注下,由東海建築系師生包括計畫主持人邱浩修、系主任曾瑋、教師謝宗諺、謝秉潔與研究助理所組成的團隊,結合工學院、數位創新學位學程、AI人工智慧中心等跨域合作,針對後疫情時代「如何創造更具“韌性”的未來生活空間」為議題,進行各種智能居住模組的設計研發。 最終,團隊以建置減碳、創能、平衡的「自主性建築」(Autonomous Architecture)為目標,在校內打造兩棟分別代表「城市」與「鄉村」的智能種子屋,透過AIoT智慧物聯網與互動感測科技,整合永續材料建造流程與環境訊息(Environmental Data)的智能建築系統,建構出「形隨能量」(Form follows Energy)的空間新典範,以及「異地共居、環境共生、城鄉共好」設計原型。 計畫主持人邱浩修表示,種子屋的設計將建築視為一種流動的、高適應性的有機體,透過整合硬體(建築+物聯網)和軟體(建築智能操作系統,A.I.O.S),設計建築的皮膚(回應環境與生活)、骨骼(可回收結構)和神經系統(物聯網傳感器網絡),致力於優化環境和社會流動,以提高建築性能並達成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團隊提出綠色生活、遠距共生、智能空間等三大居住概念,綠色生活包含綠藻過濾皮層與垂直化可食農業系統;遠距共生則有讓遠距的家庭成員「共煮共餐」的智慧溝通模組;智能空間擁有感測情緒與日常活動的「療癒環境光牆」,可辨識使用者的位置、時間、情緒等訊息。邱浩修說,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永續建築新型態,「智能種子屋」也將舉辦參訪導覽活動。 計畫團隊中的東海建築系主任曾瑋表示,因應AI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在建造智能種子屋的同時,建築系也積極轉型成立碩士班「永續與數位創新組」,是目前國內唯一以英文授課為主的國際建築學程。希望透過跨域進行環境永續的設計研發,並從建造技術到空間藝術,探索具有前瞻的社會性、文化性與產業性價值的創新建築與城市空間策略。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地方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