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高於 21 攝氏度或低於 12 攝氏度這個「舒適區間」的極端溫度,與網路仇恨言論顯著上升有關。這顯示出人類適應極端溫度的局限性,並揭露了氣候變遷可能被低估的社會影響,也就是網路世界上的衝突對於社會凝聚力和公眾心理健康的挑戰。
在這項發表於《柳葉刀:行星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期刊上的研究,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分析了社群平台推特(Twitter)上的數十億條推文,發現無論是在哪個氣候帶、哪種經濟背景的族群,仇恨言論在溫度太熱或太冷的情況下都觀察到增加。
據了解,研究團隊使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超過 40 億條推文中的仇恨言論,並將其與氣候數據結合,發現在溫度舒適區之外的仇恨言論數量和比例都上升。在 12 到 21°C 的舒適區間之外,網路仇恨言論在寒冷的情況下增加了 12%,在炎熱的情況下增加了 22%。
當天氣太冷或太熱時,人們往往會表現出更具侵略性的網路行為。成為網路仇恨言論攻擊的目標,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心理學家指出,網路仇恨言論會加劇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對於年輕人和邊緣化族群。
極端溫度與網路仇恨言論增加有關
為了確認氣溫與網路仇恨言論之間的關係,研究使用機器學習技術蒐集在 2014 年到 2020 年間推特上超過 40 億條推文組成的大數據資料庫,從中識別了大約 7,500 萬條的仇恨言論,並分析了當氣溫升高或下降時,仇恨言論推文的數量是如何變化。
在定義何謂「仇恨言論」時,研究人員以聯合國的官方定義為指引:基於宗教、國籍、種族、膚色、血統、性別或其他身分因素的歧視性言論。研究發現在 12 到 21°C 的「舒適氣溫區間」發現了較少的仇恨言論,在 15 到 18°C 之間則呈現仇恨言論的最低數量,而當溫度越來越高或越來越冷,仇恨言論也隨之增加。
精確的「舒適氣溫區間」在不同氣候區之間略有差異,具體數值取決於當地的常見溫度。然而,高於 30°C 的極端高溫始終與所有氣候區網路仇恨言論的強烈增加有關,無論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宗教信仰或政治偏好等社會文化因素。
氣候變遷對於大眾心理健康的挑戰
波茨坦研究所複雜系統科學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 Anders Levermann 博士強調,這代表人類對於溫度適應的局限性,換句話說,人們的極端溫度應對能力有限,因為即便在能夠負擔冷氣和其他緩解溫度方法的高收入地區,也觀察到極端炎熱天氣下網路仇恨言論的增加。
更具侵略性的網路行為與言論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仇恨言論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且還可以預測真實世界中的仇恨犯罪。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解決氣候變遷如何影響人類行為和社會安定的問題。
現在隨著氣候變遷持續惡化,評估相關後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此項研究結果顯示,網路仇恨言論是一種新的影響機制,氣候變遷可以透過這種方法破壞整體社會凝聚力和大眾心理健康。因此,這代表迅速並徹底抑制碳排放不僅會使外在世界受益,保護氣候避免全球過度暖化,對人們內在的心靈世界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