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是多年洗腎患者,後來又感染B型肝炎,同時被2種難纏的疾病夾擊。他來看診時身體看起來很疲累,表示自己現在2天就要洗一次腎,雖肝膽科的治療也試過不少,但干擾素的效果不佳,抗病毒藥物亦會讓原本腎病的貧血更加嚴重,再加上腸胃症狀常噁心想吐,相當難受,因此希望找中醫調理。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慢性肝炎的原因有多種,常見的就是B型、C型肝炎,是病毒所引起的慢性肝炎;其它如藥物引起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炎,或是其他代謝性異常引起的肝功能異常等,也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破壞肝臟的組織。
慢性肝炎又洗腎,藥副作用更強
蔡易昌指出,由於慢性肝炎通常症狀不太明顯,除了比較容易疲倦、上腹悶脹之外,除非是病情較嚴重的人,才會有明顯不舒服,所以,病情常會被忽略。根據統計,台灣的洗腎患者,其B型肝炎帶原率大約是8~15%,而C型肝炎帶原率大約是15~25%,這兩者除了原本的洗腎之外,又要面臨慢性肝炎的考驗。
而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常用的干擾素,會讓洗腎患者比非洗腎患者,更容易出現不耐干擾素而有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對於病毒性肝炎另一種常用治療利器——抗病毒藥物而言,洗腎患者本身就比較容易貧血,所以會讓這些情況更加嚴重。
「濕熱相搏」慢性肝炎主要病因
蔡易昌表示,慢性肝炎在古代中醫治療,多屬於「黃疸」、「脅痛」、「臌脹」等範疇。「黃疸」之名,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出「濕熱相搏」是主要的發病機理,還討論了「風寒客於人」後因為未能及時治療,遞經臟腑傳交而發黃的病理機轉。
另外在《素問.臟氣法時論》提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說明了肝病會引起脅痛,並初步奠定了中醫防治肝炎的理論基礎。
到了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編著的《傷寒雜病論》則是將《黃帝內經》的理論與臨床緊密結合起來,確立了肝病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開創了中醫治療的歷史先河。
隨著時間演進中醫論述更加全面,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載有許多扶正固本、理氣寬中、活血化瘀、去濕利水類藥物,對於肝炎的臨床治療發揮重要作用。
延伸閱讀:
壓力大常暴飲暴食?醫曝「這種肝炎」恐成主流卻沒藥醫
誘使免疫細胞消滅肝炎病毒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則進一步指出,「時行熱病,多必內瘀著黃。」對本病的傳染性、臨床發病特點又有所認識,並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方法。到了宋元時期,主張採取一定的隔離措施進行預防,而提高了肝炎的臨床防治效果。
明朝著名醫家張介賓所著的《景岳全書》認為,「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脅肋故也。」診斷當分虛實,以及在氣在血之不同,也認為「不可以黃為意,專用清利」,對虛證「但宜調補心、脾、腎之虛,以培氣血」,另闢四君、理中、六味諸法。
蔡易昌解釋,此時的中醫治療,已經幾乎和現代觀念相同,一方面處理肝炎所帶來的症狀,另一方面在身體裡營造一個不適合肝炎病毒生存及複製的環境,再誘使我們自己的免疫細胞把病毒慢慢消滅掉,不存在有抗藥性及復發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養,陳先生的體力及精神改善很多,抽血檢查的病毒數量也持續減少,肝指數已恢復正常,且沒有出現當時用西藥干擾素及抗病毒藥的副作用。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