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澍近年在台灣古蹟導覽界竄起,他在《欣講堂》開辦的古蹟文史導覽、鐘錶研究賞析課程活動,經常一推出即秒殺,可謂炙手可熱的新一代走讀達人,其實他常年帶團,是歐洲線資深領隊,轉戰文史導覽,不過是這兩年的事,但他其實淵源深厚,他的阿公是人稱「古蹟仙」的台灣古蹟導覽界始祖、板橋林家「末代少爺」–林衡道,他導覽的精采犀利程度、舉手投足之間,頗得阿公的真傳與風采,他於2002年進入雄獅旅遊,擔任歐洲線領隊,2017年更因鐘錶教學獲頒雄獅歐洲領隊/導遊特殊貢獻獎,成為全台受邀至德國導遊協會講解鐘錶的第一人。
林嘉澍近年在台灣古蹟導覽界竄起,在《欣講堂》開辦走讀,經常一推出即秒殺,為炙手可熱的走讀達人;圖片/欣講堂
取法林衡道的走讀方式
融會貫通建構自己的系統
「以前林衡道就是這樣走讀,我現在帶的行程有百分之八十和他一樣。」林嘉澍表示,現在古蹟導覽時興兩、三個小時走行程,但他所帶領的導覽,通常從早上到下午一整天,像這樣的導覽方式深入、卻比較辛苦,會來參加的民眾是真正對古蹟文史有興趣,而不只是為了吃美食、拍照打卡。
林衡道曾任臺灣省文獻會主任委員,長年投入古蹟文史導覽推廣,對台灣的古蹟文化資產保存居功厥偉,更影響了許多後輩。林嘉澍除了這兩年不停地大量閱讀,也奠基於他從小到大,從林衡道身上的耳濡目染,加上他自己幾十年歐洲線領隊的訓練,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整理出自己系統的文史導覽方法。
林嘉澍在《欣講堂》開辦台灣最早的松菸走讀,以及大稻埕、大龍峒、萬華等地走讀;圖片/欣講堂
阿公潛移默化的教養
為他奠定導覽文史的基礎
回溯林嘉澍的成長歷程,阿公林衡道是影響他最深的人之一,他也在阿公潛移默化的教養之下,為後來成為導遊、導覽文史奠定基礎,走上這條路、工作做的出色也絕非偶然,尤其這兩年林嘉澍彷彿跟著阿公的足跡,帶古蹟導覽團,一路上都常有人認出他是林衡道孫子,大家都懷念起林衡道的往日風範,讓他很感念,更產生傳承的使命感。
林嘉澍在幼時即當起林衡道的古蹟導覽小助理,每逢星期六、日,跟著阿公一起去帶團;圖片/林嘉澍提供
5歲就當阿公的導覽助理
跟著有吃有玩 記取歷史知識
當林嘉澍5、6歲時,就當起林衡道的古蹟導覽小助理,每逢星期六、日,林衡道帶導覽團,經常帶著林嘉澍一起去,他幫忙提包包,但當時他太小,根本聽不懂,只知道休息時間就有東西可以吃,有吃有玩,對一個小孩來說是件樂事,而很多的台灣歷史知識,他也不知不覺的吸收記取了。
林衡道在台灣古蹟文史導覽領域居功厥偉,著作許多書籍;圖片/林嘉澍提供
林衡道用自身著作循循善誘
啟發林嘉澍對文史的興趣
林嘉澍念國中時搬來和阿公林衡道同住,他不愛念書,林衡道擔心他學壞、循循善誘,拿了得到國家文藝獎的著作《鯤島探源》給林嘉澍,跟他說聯考會考,叫他讀一下,結果林嘉澍覺得裡面有很多故事,像看小說一樣,他讀得津津有味,雖然最後聯考一題都沒考,但已啟發他對文史的興趣。
林嘉澍幼時與阿公林衡道合影;圖片/林嘉澍提供
在林衡道巧心設計安排下
完成人生第一次古蹟之旅
考完聯考後,十幾歲的林嘉澍,也是經由阿公林衡道的指導,開啟人生中的第一次古蹟之旅。林衡道對林嘉澍說:「阿公冊裡寫的所在,你去看一下。」林嘉澍從家裡出走來,右轉長安西路走到圓環,回來後林衡道問他看到什麼,他看到的建築物,林衡道再為他特別解說。接下來,在林衡道引導下,他一步步地從第一次騎車到新莊,再騎腳踏車到桃園,當天無法往返,林衡道就為他安排住在廟裡、由他的友人接應、安排餐食,陸續新竹、台中等一站站地到訪,到了高雄,腳踏車也騎壞了,林衡道再安排林嘉澍搭火車返家,林嘉澍就這樣地完成他生平第一次的古蹟之旅。
回顧過去從阿公林衡道身上的學習與傳承,林嘉澍表示,阿公教會我旅行,而且是獨自旅行的能力,並教會我讀書的方法、怎麼背地圖,還有古蹟保護的觀念,這是身為林衡道孫子最寶貴的一課,也對他後來成為歐洲領隊很受用。
林嘉澍最推薦的三個走讀路線是:台南、雲林、大稻埕;圖片/欣講堂
台灣每個走讀路線都該看看
最推薦的走讀路線前三名
「台灣每個走讀路線,都要去走一走,牽涉的時空都不一樣。」林嘉澍認為,但如果硬要林嘉澍排出前三名的話,他最推薦的三個走讀路線是:台南、雲林、大稻埕。
為什麼林嘉澍最推薦台南、雲林、大稻埕三個走讀路線?他說明,在台南可以一清二楚看到明朝歷史的軌跡,明鄭陳永華把宗教傳統引進,「七寺八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起源,建議在台南要多看不同路線,希臘神話神祇眾多,在台南即是翻版,佳里、學甲等地也有烏魚子、甘蔗等產業路線;台灣建築在日治時期大放異彩,廟宇建築有很大改革,1906年梅山大地震把中部廟宇都震垮重建,出現很多厲害匠師,台灣第一匠師陳應彬即在雲林蓋了很多廟,此外,大家到歐洲旅遊,喜歡看小鎮,小鎮只有一條主街道、一間教堂,在台灣只有在雲林還可以看到真農村,有小鎮的味道;大稻埕走讀路線多,有茶葉文化、神明文化、教會文化、洋行文化、酒家文化、藝旦文化、大家族文化、新文化運動等,豐富多元,不可能一次走讀完,需要一去再去。
林嘉澍帶領大龍峒走讀;圖片/欣講堂
如何讓台灣古蹟文史蓬勃?
建議從小教育著手 取法歐洲
「現在人們對參觀古蹟的著眼點很低,吃小吃、拍網美照變重點。」林嘉澍認為導讀古蹟文史遇到的瓶頸,在於教育體系不重視,學校裡只有台藝大、北藝大等非常少數的學校有開課,所以講得越深入,民眾及學子們越聽不懂,所以他的解套方法是:與其教硬性的建築,還不如讓他們知道這地方曾經有什麼家族發揮影響力,他從大家族的故事切入。
「他們對東京、巴黎比台北還要熟,他們知道什麼是馬卡龍,卻不知道什麼是漢餅,文化教育整個消失掉。」林嘉澍帶走讀,也在大學教課,他對新世代面對文化古蹟的感受性是失望的,不過仍有些希望的微光支撐著林嘉澍,他這兩年遇到一位13歲自學的小女孩,沒有爸媽陪伴在身邊,是自己來參加走讀,她不像許多大人走累了就坐下來,態度認真誠懇,結束時會發問問題,因為這位自動自發、一心向學的小女孩,讓他覺得帶走讀是值得的。
「要讓古蹟文史蓬勃起來,民眾必須打從心底發出興趣,要從從小的教育著手,歐洲的做法可供取法。」林嘉澍認為。
林嘉澍近年步上阿公林衡道的足跡,帶古蹟文史走讀團;圖片/林嘉澍提供
從爺孫倆代身上
看見台灣古蹟導覽工作的困境
此外,台灣缺乏古蹟文史深耕養份的環境,也讓投身其中的工作者份外辛苦,從林衡道、林嘉澍爺孫倆人身上可見一班。林衡道被稱為末代少爺,時值板橋林家開始從極盛世家趨於平淡,留學東北帝大的他,年輕時就被訓練獨立生活,所以未沾染富家少爺嬌氣,終生勤樸過生活,為古蹟投注所有心力。然而在台灣從事文史工作,極難有物質報酬回饋,林衡道一生倚靠的是他對文史古蹟的源源不絕熱情與興趣。林嘉澍會走向歐洲導遊的職業,正是出於林衡道的提點:「做這種文史工作是絕對賺不到錢的,一定要出國去。」
林嘉澍認為要蓬勃文史古蹟,要先提供文史工作者、導覽工作者相當保障,維持生計;圖片/欣講堂
古蹟導覽為人生過渡期
林嘉澍建議:保障文史工作者的生計
林嘉澍雖然已闖出名號,但他坦言,當台灣國境開放時,他必然要回到原來帶歐洲團的工作崗位上,文史古蹟導覽就成為有時間空檔才為之。他喟嘆道:「要蓬勃文史古蹟,第一個要先提供文史工作者、導覽工作者相當的物質保障,得以維持生計,他們也才會付出更多熱情。」
林嘉澍趁著疫情這兩年著手寫書,為求慎重考察與田野調查,他實地再次走訪,需花費交通住宿費用,成本很高,但他憑藉著使命感,希望透過知識傳播,讓許多人可以貼近歷史與文化。
林嘉澍希望在能力範圍所及,可以帶領更多人領受古蹟文史的美好;圖片/欣講堂
古蹟是心靈安頓的所在
期待帶領更多人領受古蹟的美好
古建築研究專家李乾朗嘗言:「古蹟是維持社會不再向下沉淪的支柱。」林嘉澍深感認同,古蹟也成為他的生命命脈、心靈安頓所在,他表示,他自己養成一種習慣,當他心情不好時,只要找個古蹟、老房子,喝杯咖啡,心情就會變好。林嘉澍想透過走讀,把古蹟的心靈感染能量傳遞,他在《欣講堂》開辦台灣最早的松菸走讀,以及大稻埕、大龍峒、萬華走讀,未來也計畫繼續推出雲林、台南、鹿港等地走讀,他期許,在他能力範圍所及,可以帶領更多人領受古蹟文史的美好。
《欣講堂》系列城市走讀
講題:向晚漫步—打開松菸秘境.傾聽菸廠老故事
講師:林嘉澍
日期:111年08月26日星期五
時間:16:00~18: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報名網址:
【延伸閱讀】
﹥
====================
撰 文/方雯玲 Wenling 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