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說過程中,我們得知這名男子患有長期牙周病,「都不大能咬硬的東西,牙齦很容易流血。」他說著。
雖然牙周病患者不代表心臟病的高風險群,但臨床上,長期發炎的牙齦若遭到破壞,與牙齒本體之間產生空隙,就容易形成藏汙納垢的囊袋,不但牙周健康日益惡化,如果不治療,細菌便可透過囊袋侵蝕齒槽骨,進而滲透牙根跑進血液裡,可能助長動脈粥狀化與血栓的形成,仍會釀成冠狀心臟病發作的誘因。
結果,透過心臟冠動脈顯影(CTA)發現,這名男子心臟的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已分別有80%的重度堵塞,我建議他除了安排裝支架外,也要同步治療牙齒問題。後來,在安排轉診,在狹窄處各放置心臟支架後,男子胸口不適的感覺不但和緩許多,大約半年左右的調整,又恢復往日跑步運動習慣。目前則規律服用抗凝血劑,保持血管暢通。
心臟病是國人前十大死因第2名,又以心肌梗塞引發猝死問題最受重視,胸悶則是心肌梗塞最為人知的前兆,然而,每個人對胸悶的定義很主觀,特別是心臟和胃腸,都是迷走神經支配,都容易刺激神經胃腸道後引發燒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才會使得潛藏心臟疾病的患者,未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是心臟出問題,反倒以為是消化系統的問題,進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期,才會發生猝死等憾事。
一般來說,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抽血驗高、低密度膽固醇、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以及血管硬化檢測儀,都可初步篩檢心血管疾病,更可透過非侵入性檢查,如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來發現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利用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檢查(CTA),則能有效在心肌受損發生之前,偵測到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中粥狀硬化斑塊的沉積情形,對未來心血管疾病做出較好的預測。
牙周病也是國人常見的牙齒慢性病,這不但會導致牙齒脫落,更可能對全身健康造成重大影響,雖然醫界在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時,不見得會把牙周病問題當成聯想,但牙齒是細菌病從口入的大門,保持健康,是能降低日後發生心臟問題的風險。
責任編輯:歐陽蓉
核稿編輯:呂宇真
作者簡介_錢政平 副院長 專長:神經放射線、放射診斷科 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 學歷: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 經歷:中心診所醫院心盛影像中心 主任醫師
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陽明大學醫學系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 特約主治醫師
臺南奇美醫院 兼任主治醫師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研究醫師放射線及神經放射線專科醫師
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