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COVID-19/確診康復後一走就喘、腳沒力!專家揭確診後喘、肌肉無力該怎麼辦

Heho健康網/李祉函 2022.06.23 08:00

確診者康復後,面對「新冠後遺症」卻又是艱辛的開始,身體狀況往往大不如前,有人甚至爬幾階樓梯、走幾步路都覺得喘,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枝新及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鄭宇軒也解析該如何治療。

李枝新醫師表示,長新冠會有喘的症狀還沒有研究顯示確切原因,不過有些研究表示,可能與免疫失調或是凝血功能被活化有關,不過確切原因還需要更明確地定論。

根據國外研究表示,像是女性、高齡者、有其他共病者(例如:糖尿病),此外,對比 Delta 病毒株,Omicron 發生長新冠的機率較低,至於兒童部分,大小孩比幼兒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狀,此外,若本身有過敏體質者,出現長新冠的機率也較高。

染疫後康復後容易喘該怎麼辦?

而若是染疫康復後還是覺得容易喘怎麼辦?李枝新醫師解釋,第一步還是要先判斷是什麼原因造成喘,成人部分,臨床上看見有些人染疫前就有氣喘體質,原先狀況控制穩定,但染疫後又變得不穩定,此外,像是染疫前就有心臟問題者,長新冠也會讓心衰竭惡化並發生喘的症狀,建議可以經由專科醫師診斷、治療。

但若是染疫前本身沒有疾病,目前針對長新冠症狀還沒有明確的有效治療方式,建議民眾日常生活中可以補充維他命或是一些微量元素,此外,運動部分建議一開始以較緩和的伸展運動開始,讓受損組織得到緩解、循環變好之後,再漸進式地進行其他運動,不過建議還是要由醫師評估。

此外,李枝新醫師表示,觀察到很多病人在確診後就出現喘的症狀,因此若確診後覺得喘,就可以就醫診斷,若初期症狀治療後沒有改善,醫師端也會再做更進一步的評估。

若為典型肺部或上呼吸道症狀,可做運動改善狀況

鄭宇軒醫師表示,若為典型肺部或上呼吸道症狀,在心臟沒有發生特殊危險的情況下,建議可以做自己可負荷的運動,像是跑步、跳舞等輕量有氧運動,至於運動的程度,只要到有點勞累、喘的程度即可,此外,像是深呼吸或是噘嘴呼吸都能幫助增加肺泡擴張程度。

康復後全身無力,可先判斷神經有無受損

至於有些民眾染疫康復後還是有全身無力的狀況,鄭宇軒醫師指出,一般要先判斷造成無力的狀況,有些人為真正的無力、有些人則是倦怠,但須用力時還是能夠出力,「若是倦怠等較模糊的症狀且經由檢查後沒有大礙,可以試著讓自己回到正常的狀態,有時候確診康復後覺得倦怠是因為長期待在家缺少活動,導致生理素質下降。」

鄭宇軒醫師表示,只要沒有胸悶、胸痛、冒冷汗、無力至跌倒等危險的情況,可以盡量勉強自己回到以往的生活狀態。

不過有一部分患者會喘是因為侵犯到肺部造成受損,有看到連走一小段路都覺的喘的患者,這時醫師會先請患者做心肺耐力測試,評估肺臟功能是否有下降,心肺耐力測試時同時會做心電圖以及呼吸氧氣及二氧化碳變化量的偵測,幫助進一步判斷心臟及肺臟的狀況。

康復後肌肉無力,如何訓練肌力?

至於確診後出現肌肉無力的狀況,鄭宇軒醫師表示,第一步會先檢查有沒有神經問題,是否有神經問題也會影響到後續的處理。

有神經問題者,若肌肉無法出力並不止是肌肉問題,而是神經訊號傳導問題,不過鄭宇軒醫師強調,神經修復需靠患者本身,若為單純無力,會給予維生素 B 群幫助患者神經自行回覆,若還是覺得肌肉無力,可以進行復健避免關節攣縮以及肌肉纖維化。

至於無神經問題者可以直接訓練肌力,若為訓練上肢,不建議一開始就進行大重量、啞鈴的訓練,可從彈力繩、輕啞鈴開始;下肢部分,若無力感不會影響到行走,可直接進行運動(例如:微深蹲)、重量訓練,不過若已經影響到行走,建議還是先就醫治療。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COVID-19/2 例疑似 MIS-A 病例 初判不符標準「將提專家會議研判」

COVID-19/與病毒共存須重新思考建築設計!英國皇家工程學院:改善通風就能預防 50% 病原體傳播

長新冠失眠問題,專家推薦睡好覺的 7 方法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