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桑 ( 化名 ) 七十二歲,是多重腦部疾病的患者,兩年前因水腦症、腦膜炎及中風在臺東醫院前後治療兩個月後出院。楊桑生命無虞,但因腦損傷、神經病變而留下聽力受損、語言障礙、肢體無力的後遺症,且有人、時、地意識混淆、日夜顛倒、情緒激躁不安等症狀。
楊桑有三個子女分別在國外與外縣市工作,七十歲的太太是唯一照顧者,出院後曾請過看護,但楊桑太難照顧,看護做沒多久便離職了。只好安排楊桑入住安養機構,或許是無法適應環境,楊桑整個人看起來氣色很差,家人很心疼,還是接回家裡,楊太太關起自家經營的民宿,聘請外籍看護一起全心照顧,也讓楊桑就近在關山慈濟醫院接受復健訓練,以及隨後的中醫治療。
提起楊桑,幾乎全院都認得這號人物的聲音。因腦傷導致情緒波動大,楊桑不時會在醫院裡大吼大罵。起初,聽到聲音總以為是有病人在吵架,了解原因以後也就漸漸習慣,那個宏亮又帶點卡痰的聲音會隨著搭乘的電梯,從地下室的物理治療室傳到五樓中醫候診區,同仁便知道是楊桑來了。
楊桑接受中醫治療已經滿一年,鄒牧帆醫師轉述太太當時在診間求助的那番話,楊太太說:「聽醫生說,我老公要復原到可以站起來活動要靠奇蹟。」雖然沒有把握奇蹟會不會出現,但鄒醫師答應太太試一試,請她下次把先生帶來中醫門診。
「阿公第一次來診間是坐高背輪椅進來的,身上還有鼻胃管和尿袋,意識不清,可以出聲但沒辦法講出字詞。」二○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楊桑開始展開一週兩次的中醫治療。
鄒醫師將治療重心放在頭部穴位刺激腦部神經,在四肢患處以低週波電流治療,同時藉由紅外線照射增加深層血管的流動性。大約一個月後,楊桑開始有明顯的進步,精神變好,可移除鼻胃管,慢慢地從嘴巴進食吃飯,從總是閉眼,進步到會張開眼睛四處張望,手部活動變多,能夠講出自己和老婆的名字 ...... 等,鄒醫師也會請跟診護理人員儘量與楊桑多互動,例如練習讀字、算數和認人。
「阿公,我是誰?」是每次回診的必考題。後來,因為鄒醫師上課進修,於是託付李盈德醫師接手為阿公做治療,也很感恩楊桑與家人都很配合回診,才能讓恢復進度持續超前。
在中醫治療的期間,復健的療程也持續進行著,楊桑每次約訓練一到一個半小時,包括主動腳踏車、跑步機、步態訓練,如:拄著四腳拐行走及站立傾斜床,在各項訓練中,物理治療師林正男也都會用聲音、光、文字、遊戲活動增加楊桑在感官上的刺激,以及對長短期記憶和人像辨識的刺激。
有了中醫的輔助,楊桑在復健後期有顯著的進步。林正男說:「阿公剛來復健的時候比較不配合,像是走跑步機走到一半會直接坐下,或者傳球給他接了就放開不願意把球傳回來,心情不好會大吵大鬧,想到過世很久的爸媽會突然哭,還會罵髒話會打人,我和建志都有被阿公打過。」陪同復健的看護也比著被咬過的手搭話:「阿公上次很生氣,還有咬我!」面對楊桑時好時壞的情緒,正男以同理心看待,問他有沒有曾經感到不耐煩,他說:「不會啦!生病也是很辛苦。」
楊桑病情好轉以後,出現負面情緒的頻率已經降低,看到同仁還會主動揮手打招呼。四月七日的週四下午,地下室傳來陣陣歡笑聲,沿著樓梯往下走進物理治療室,窸窸窣窣的談話中還能不時聽見一串串日語,原來是楊桑正在為正男上日文課。因為在某次的復健治療中,正男為了鼓勵楊桑多練習說話,因此請楊桑教他講日文,從此楊桑成了翻譯機,無論正男在白板寫了什麼中文字,阿公就會自動翻譯成日語念出來,就連出數學題也不例外!
但與另外兩位物理治療師邁達爾和潘建志問話時,楊桑又會自動切換成臺語或國語。物理治療師會以白板溝通傳情,除了因為楊桑聽力受損外,主要也是發現對話時經常會雞同鴨講,但如果搭配手腳比畫,楊桑就比較能理解指令,且看到掛在身上的員工識別證會想要讀字。因此正男才會嘗試拿紙筆傳達訊息,測試以後發現楊桑對文字的理解力比較好,復健的配合度也跟著提升,因此他們之間溝通的工具就從紙張進化成現在使用的白板。當楊桑很認真復健時,物理治療師會在白板上寫「你今天很棒!」感覺楊桑要偷懶的時候,就趕緊在白板寫上一些加油的字句。
楊桑心情特別好時,物理治療師就順勢多增加幾項訓練,例如:列印歌詞讓楊桑唱軍歌、玩傳球,還有從來沒試過的「蘿蔔蹲」遊戲,楊桑立刻點頭,後來意識到原來是要玩蹲下、站起的遊戲,楊桑指著自己的腳說他不方便,馬上從點頭變搖頭。最後一行人改口邀他拍大合照,還要配合擺一樣的姿勢,楊桑馬上配合,開心地照著做。
楊太太表示,醫生曾經說過要讓先生達到自行走路這個目標有困難,過程也會很辛苦,因此她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只求維持先生當時的狀況,不要讓身體機能走下坡就好。但經過中醫和復健的雙向治療,先生的記憶已經慢慢恢復到七成,雖然目前走路仍需要有人攙扶,但能夠復原到這樣的程度已經超乎預期。聊起物理治療師和先生熱鬧又有趣的互動,太太滿是欣慰和感恩,她說:「他們都很用心照顧阿公,所以我有時候會從家裡帶一些水果或甜點過來,雖然不是貴重的東西,但都是我想要對他們致謝的一點點心意。」
楊桑從生病至今轉眼兩年過去了,辛苦的太太也為此瘦了一大圈。復健的路還很漫長,醫療團隊以愛與專業相伴,支撐著持續接受治療的動力,迎來康復希望的曙光。
撰文、攝影/陳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