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凌】「給魚不如給釣竿」,對抗疫情,劇場人需心相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募款開課,邀劇場自由工作者互相切磋換工作費。疫情再起,基金會董長長李遠表示:「疫情期間,雖然人與人要保持社交距離, 但心和心還是要緊靠在一起,就像碳火之間相鄰,彼此傳遞溫暖及火苗,讓希望之火永不熄滅。雖然紙風車也被取消近60場演出,雖然紙風車也沒有收入,但凡還有一點力量,就絕不放棄」。
紙風車再推人才培力共創計畫。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三年疫情在臺灣造成各行各業生態改變,本就處於弱勢的藝文產業,衰敗最快復甦最遲,2020年紙風車秉持著「給魚不如給釣竿」的理念,在當時防疫規範下,增加對演員的排練,使演員能得到排練費;又向企業好友募集款項,開設「紙風車學院-技術人才進修班」,讓因疫情失業的「劇場技術人員」上課進修,並發放獎學金,2班共40位技術人員生活無虞。
有妻小要照顧、有房貸壓力的邱逸昕在前一波疫情也去當了外送員,當時的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聽到他去跑外送的消息,才發想舉辦「紙風車學院-技術人才進修班」,讓失去收入的劇場人能進修上課又有津貼,而他也得以留在劇場界。這次又遭遇了疫情,邱逸昕擔任分享者的角色,分享幕後技術一些經驗,讓更多劇場人能有所收獲,他說:「去年是我來進修,今年換我來回饋。」
演員江翊寧跟著紙風車下鄉演出超過百場,三年前遇到疫情曾到宅配店到店打工,她曾認真思考要轉換跑道,但她說:「表演是興趣,自己不會想輕言放棄。紙風車開辦『劇場不斷氣-一起活下去』人才培力共創計畫,對我來說是個重新學習的好機會,是在疫情中最令人開心的事。」。
紙風車再推人才培力共創計畫。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對於面對疫情仍堅持走在劇場道路的演員們,紙風車此時辦理的「劇場不斷氣」計畫,期望能對劇場自由工作者打一劑強心針,提供一個月無虞的創作環境,讓演員、技術人員在疫情期間還能夠從事最喜歡的劇場工作,和紙風車一起在劇場課程與實務操作中,共同學習與激發創意。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紙風車提出這個計畫非常感動,疫情當中大家都非常辛苦、受創甚深,為了劇場能夠繼續撐下去,在這麼困難環境下提出積極性的計畫,令我非常感動。民間企業中國信託大力支持,企業界、政府和劇團,大家一起合作,讓更多的表演藝術界的朋友可以度過這個難關,同時,在這個時間也可以精進自己能量,等待疫情過後大家重新復出,這個計畫文化部非常支持。」。
「紙風車文藝青年工作大隊」全職人員及合作演員招募,共收獲315件履歷,為劇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接著辦理「劇場不斷氣-一起活下去」人才培力共創計畫,號召受疫情影響的「劇場自由工作者」進修上課,透過與紙風車團隊進行一個月的課程及實務共創,可獲得「實務共創工作費」3萬元,報名自即日起至6月14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