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花慈林欣榮院長居隔第五天過關的抗疫日記

慈善新聞網/ 2022.06.05 12:09

六月二日(星期四),距離上星期六確診後居家隔離,是居隔第五天了!今天也特別期待,期待下午快篩的結果仍為陰,而且是清淨無染的一條線,第二條綫全白,沒有髒髒、隱隱約約、顯現模模糊糊的一條線-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

  今年新冠疫情在台爆發後,全台至今已有超過200萬人確診,確診幾乎快成為全民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尤其站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成為新冠病毒最容易接觸到的對象。醫護人員是在保護民眾健康的守護者,一旦他們成為確診者,如何自我保護與保健進而如何保護親近的人,更是外界想知道的實例教材。

  5月28日一早,每天都要自行快篩檢測的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的快篩試劑出現兩條線,醫療專業及使命告知他要再進行PCR確認,結果確實是確診。

  確診後,林欣榮院長以身作則、配合政府防疫規定自愛護他,進行隔離外,但拜科技進步之賜,整天必須忙裡忙外的他,儘管因確診只能安住在隔離空間,但舉凡國內、外的「醫療新知」訊息、院務決策及關懷病患等,都能看見林欣榮院長「線上現身」的身影與由他傳出的訊息,除了不能公開亮相外,連部份院內醫護與行政同仁都不知他是確診居隔中。

  確診居隔中的林欣榮院長,在確診第一天到第五天到底怎麼過的?林欣榮院長自己有寫日記的習慣,根據林欣榮院長居隔第五天的日記自述,慈善新聞網轉述如下:

  早上起床,如常地薰法香,喝著太太親手沖泡的咖啡,以及剛切好的蘋果,接著就是上網參加志工早會。六月一日的志工早會時,花蓮慈院中醫住院醫師有上台分享,他來這裡當住院醫師的原因及心得。我是西醫,但是在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的時候,學了一年的中醫,也學了針灸。約30年前,也和幾位中醫及西醫的神經專家,創立了中西醫結合神經醫學會,也當過了理事長。

  因此這30年中,一直在推動神經疾病的中西醫合療。所以當我COVID-19 確診後,當然選擇的是中西醫合療。所以一般醫學內科葉日弌主任就視訊診開給我抗病毒藥,我也是服用淨斯本草四寶,天天用滾珠露滾鼻孔,滴露滴喉嚨,濃縮液一天六包,淨斯本草飲當茶水喝。

  西藥當然有副作用,有些拉肚子,以及腸道黏膜會有一點疼痛。心想,有一位師父只用淨斯本草四寶,在第五天就呈現陰性,我應該沒問題吧,因為我是中西醫合療。

  但是抗病毒西藥,也不是百分百有效。相反的淨斯本草四寶的實證好像有效,又沒有副作用。雖然過去四天,我也差不多是這樣子服用的,所以心中有點忐忑,也更精進的使用淨斯本草四寶,期待的是下午篩檢是陰性,我就可以結束五天的隔離,今晚凌晨我就可以重回自由了,可以再回辦公室,把未完成的工作快快完成。雖然居隔期間,利用視訊,利用Line,好像也是如常的完成所有的公事。

  今天下午大約兩點半左右,遵照防疫小組的指示,在家做快篩,一開始2分鐘我就看到COVID-19 抗原好像是陰性,再過幾分鐘,真的只看到一條線,濃濃的一條線,其他的背景真的是清淨無染,是確確實實的陰性。內心一陣歡喜,抗疫成功。

  其實,除了西藥及淨斯本草四寶外,非常感恩何宗融副院長,每天晚上大約8:30到九點,還幫我針灸及中藥治療。何副應該是少數中醫,為確診COVID-19 病患,徒手把脈,針炙的醫師吧!我則是全身洗好澡,洗刷乾淨,戴上N九五口罩,加上面罩的病患來看中醫。

  第一天,何副一把脈就知道是典型的COVID-19 脈搏,經脈有些阻塞點。第一天,右側比較多,所以針灸都著重在右手,少數幾根針在左手,當然頭皮也有針。

  第二天,右側就順了,所以針炙主攻左側,第三天就兩側平均針灸,也有埋針一晚,第四天也是兩側針灸,也埋針。何副加開的中藥,則三餐服用。

  何副說我有點氣虛,所加開中藥,再加上何副的針灸補氣,很快的第三天快篩就好像只剩一條線了,第五天就只有濃濃的一條線,其他背景是清清淨淨的白。

(撰文:林欣榮院長、TCnews新聞中心編寫,攝影:林欣榮院長提供、TCnews圖像資料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