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凌】國立國父紀念館欣逢建館50週年,為回顧立館歷程,迎向新猷,特策辦「逸韻仙蹤—建館50週年典藏特展」暨「五十而立—建館50週年館史展」,第一次大規模公開呈現多件珍貴的史料。其中有《國父手書自傳》、《國父在香港西醫書院成績紀錄簿》,具歷史意義與價值的《天下為公》國父墨寶。
王蘭生館長致詞。國父紀念館提供。
王蘭生館長表示,國館50年來保存良好的珍貴史料,兩檔展覽歷時一年梳理檔案資料完成。此次有國民黨黨史館慨然出借《國父手書自傳》與《國父在香港西醫書院成績紀錄簿》展品,讓民眾能近距離親身感受國父文物。典藏特展所有展品均已上傳文化部典藏網,有興趣的民眾可利用手機QR Code上網搜尋。館史展則藉由情境模擬,透過時光長廊,逐一展現館員到民眾、平常到日常、建築到人文、活動到展覽等該館多樣貌的面向;而性別平等展區,首次將女性服務員爭取職場性別平等。
典藏特展分「以藝弘道—中山學說與館藏書畫」、「藝海傳燈—渡海諸家前輩藝術創作」、「藝耀中山—中山文藝獎得獎者專題」及「承傳展望—國館主辦獎賽得獎作品與館藏作品選要」等4大主題。張大千、黃君璧等12位藝壇前輩合繪之「松柏同春」大畫;江兆申、劉國松、歐豪年、周澄、李義弘、廖修平、何肇衢等名家作品及「民國四大書法家」胡漢民等名人的書法真蹟也在展出之列。特展首次公開展出5件珍貴的國父墨寶文物:國民黨黨史館收藏的《國父手書自傳》與《國父在香港西醫書院成績紀錄簿》及該館所典藏之「鎮館三寶」:《國父致康德黎》英文手函、《天下為公》與《博愛》真蹟墨寶。
國父手書自傳。國父紀念館提供。
《國父手書自傳》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於西元1896年10月,倫敦蒙難脫險後盛名遠播,幾為公認之中國革命領袖而影響至鉅,應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翟爾斯(Herbert Giles)之請,撰寫自傳以說明其革命主張及方略。文中自我介紹:「僕姓孫名文,字載之,號逸仙,籍隸廣東廣州府香山縣,生於一千八百六十六年華曆十月十六日。幼讀儒書,十二歲畢經業。十三歲隨母,往夏威仁島,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可知國父為自己取字乃寓意「文以載道」,而後4句雙雙對仗亦顯示其重視修辭之國學涵養。
《國父在香港西醫書院成績紀錄簿》則清楚顯示國父於西元1887年1月至1892年7月在香港西醫書院就學期間,成績優異且名列前茅,植物學、化學、骨科解剖學、一般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病理學、法醫學、公共衛生、助產學等科目皆獲「優等」,另醫學、外科學亦獲「及格」,備註欄並載明「極為優秀(with great distinction)」,若以現今觀點堪稱「學霸」等級。
見證國父與康德黎(James Cantlie)師生間真摯情誼的《國父致康德黎》親筆英文手稿,為國父紀念館建館後所擁有的第1件國父親筆墨寶,也是近代史中一項寶貴的文物;1993年3月12日康德黎教授的曾孫查爾斯•康德黎(Charles Cantlie)來臺晉見時任總統李登輝先生時,特別將此手函捐贈給臺灣,其後總統府將此親筆墨寶送抵國父紀念館,為該館極為珍貴的首件典藏品。
《天下為公》墨寶。國父紀念館提供。
具歷史意義與價值的《天下為公》墨寶則是國父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後,為嘉許陸匡文(1892-1964)對高州起義的功勞及廣州建立督署之貢獻;2011年12月31日此墨寶由陸匡文之子陸景武教授交由該館典藏,國父長子孫科、黃季陸、陳立夫、張其昀等人均曾觀覽題字。見證國父與日本友人革命情誼的《博愛》墨寶,原保存者為松本正夫教授,後轉贈予日本美術新聞社長萱原晉先生(松本教授之學生);2009年3月12日萱原晉先生無償將墨寶捐贈予該館典藏。
「五十而立—建館50週年館史展」以時間為軸,概分「建築經典的誕生」、「國館的日常與非常」、「國父形象再現與思想足跡」、「海納百川大會堂」及「你我共同的未來」等5大主題,並增設「尋找國館建築裡的魔鬼細節」、「通往大會堂的金獎路」兩道專廊,從過去延伸至未來,娓娓道出社會大眾來館參與的精彩活動,記錄國人社會生活的珍貴回憶。「五十而立」蘊涵承前啟後的精神,與英文展題「Starting at 50」同樣具有深遠的意涵:國父紀念館將朝向百年之路繼續前進,推動最大規模的軟、硬體改造工程,即將轉化而立,再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