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真的很不容易,不僅要解鎖孩子每個階段的問題,還要消化「過多的關心」與「建議式教養」。育兒第一關碰到的是「副食品」,許多媽媽經常等孩子晚上睡了,挑著夜燈開始製備,或是買很多寶寶粥囤貨,難道沒有更輕鬆的方式嗎?馬鳳吟營養師分享育兒期間,如何讓女兒與大人輕鬆共食,別再被舊觀念綁架。
寶寶對大人食物很有興趣,副食品可以提早給嗎?
4~6 個月是寶寶開始補充副食品的時間,配方奶寶寶 4 個月起可以開始食用,純母乳寶寶可以 6 個月再開始。我的女兒主要喝母奶,只有睡前給予配方奶,所以在 5 個月才開始吃副食品。就算寶寶對大人食物很感興趣,也一定要在四個月後再給予,一歲以前仍是以奶為主,一歲後幾乎與大人一樣,正常吃三餐,奶可以睡前再喝。
先知道寶寶需要的重點營養,再給予寶寶副食品
調查發現,嬰幼兒時期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 D、鈣質、鐵質,因此添加副食品時,食材選用上以這個方向做補強,讓寶寶營養達到需求。
- 維生素 D
研究發現,純母乳寶寶比較容易缺乏,因母乳中維生素 D 含量較少。維生素 D 不足容易情緒不安、免疫力低、皮膚乾燥等影響。可以選擇黑木耳、大豆、菇類、鮭魚、蛋黃等。
- 鈣質
攝取足夠的鈣質,有助於寶寶 6~7 個月的長牙,也能幫助睡眠比較安穩。可以多補充板豆腐、豆乾、魚類、蝦皮、深綠色蔬菜等。
- 鐵質
6 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鐵質的需求大增,由每日 7 毫克上升至 10 毫克,若鐵攝取不足會容易疲倦、貧血、學習力及認知力下降,而缺鐵性貧血最常發生在 6 個月到 3 歲大的幼兒。平日飲食中可多攝取富含鐵的食物,如牛肉、豬肉、莧菜、紫菜等。
食材種類多變化,讓身體認識食物
開始給予女兒副食品並沒有從十倍粥、五倍粥開始,更沒有依照三天持續同食材,也不曾給予米精、麥精等食物。我認為吃是一件快樂的事,沒有這麼的複雜,若換成一般人同樣食物吃三天應該都受不了。秉持以原型食材呈現,初期以淺嚐一口為主,讓身體去認識食物的味道就好。如用白飯熬粥,米湯加一點米粒就是最好的開始。
親子共食可以更快樂
七~八個月後,副食品越吃越好,製備上也以「親子共食」製備。烹煮料理時,先把小孩的份量裝好,再添加大人口味的調味料,完全不用再額外準備,一來讓孩子覺得跟大人吃得一樣,二來準備很輕鬆。若出門外食才會用上寶寶粥或把食物過水再給寶寶食用。
4~9 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黃金時期,越早接觸越不易過敏
越害怕食物過敏,越晚給則越容易發生。4~9 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必須讓腸胃去認識及接觸新食物,所以只要是天然食材,即使是海鮮都可以讓寶寶淺嚐。平時養成紀錄飲食的習慣,可以從中抓出造成過敏的食物。
營養師小提醒
育兒沒有制式規定,更沒有屬於哪一派別,只要寶寶願意吃,準備的人也輕鬆,就是最好的方式。唯獨一歲以前不可以食用蜂蜜,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包子,會分泌肉毒桿菌神經毒素,嚴重會致死。
文/馬鳳吟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