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影/協助台南白河發展社區特色 大葉大學餐旅系連續五年獲農委會計畫補助

觀傳媒/ 2022.02.25 20:39

(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台南白河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但當地社區與農特產卻無法跟觀光相連結,農民常為農作物銷路擔憂,大葉大學餐旅管理學系主任鄭信男從5年前開始,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協助白河農民導入加工及烹調技術,讓外觀受損或生產過剩的農產品變成糕餅餡料、果醋等商品,連續五年獲農委會水保局大專院校農村實踐校園共創計畫補助。

▲大葉大學餐旅系教白河虎山社區民眾做果醋。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2.25.)

餐旅系主任鄭信男指出,大葉大學執行農委會水保局大專院校農村實踐校園共創計畫,以台南的白河為場域,第一年計畫選用烘焙內餡原料開發當主題,教白河虎山社區的農民將柳橙與柑橘製作成金桔醬餡、龍眼製作桂圓餡、竹筍拌合豆沙餡,將農產品進行創新加工,提高附加價值。

▲大葉大學餐旅系鄭信男主任(前排中)帶領仙草實驗小學的小朋友做米食點心。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2.25.)

第二年帶領虎山社區農民將荔枝、水蜜桃、火龍果、檸檬、柑橘等做成果醋,並教他們如何調製飲品。第三年輔導虎山社區將活動中心改成為農村菓鋪,行銷在地特色產品,菓鋪取名為「酒流里屋」,顛倒過來念就是「屋裡留久」,希望大家造訪白河,都能多留一會、多看一會。第四年規劃農村市集、農村小旅行,發展社區特色,連結虎山社區與白河觀光景點。

▲大葉大學餐旅系帶領仙草實驗小學體驗果雕。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2.25.)

經過前四年的計畫,成功形塑虎山社區的特色,第五年與白河仙草社區的仙草實驗小學合作,結合食農教育、環境教育、科學教育與美學素養,教小朋友體驗米食料理、製作果雕與盤飾,認識農產品及應用。

▲大葉大學餐旅系鄭信男主任連續五年獲農委會補助,協助台南白河發展社區特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2.25.)

鄭信男表示,在民國106年時,當時的區長想要辦社區供餐,他們一起走訪社區,盤點資源。他觀察到白河地區有關子嶺、白河水庫、蓮花節、木棉花節等觀光資源,當地的作物也相當多元,包含水稻、綠豆、蓮花、柳橙、柑橘、鳳梨、荔枝、龍眼、竹筍等,但農民並沒有因為觀光產業發展而獲利,反而常常因為風災雨災帶來農損,其實賣相不佳的農產品可以透過加工技術,變成新的產品,甚至是觀光伴手禮。

▲大葉大學餐旅系攜手仙草實驗小學,推動食農教育。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2.25.)

有感於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加上他本身是台南白河人,希望能回饋地方,他向農委會水保局提出大專院校農村實踐校園共創計畫,帶領餐旅系、烘焙學程學生走入社區,協助社區開發農產加工品,不只是學生在服務過程發揮所學,在地的銀髮長輩也從中找到自己與社區的新價值。

《觀傳媒》提醒您: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出門務必戴上口罩!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主動通報,並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